复旦的本科毕业都是天之骄子了,都被全国的优质企业抢着要。硕士毕业,那就更是放眼过去随便挑了,国企、外企、大型民企,想去哪去哪。
现在国内人才稀缺,跟二三十年后完全不同。
周浩然感慨着说:“以中博软件的名义组团做项目,是可以省去很多麻烦,可民间资源太少了,根本支撑不起校园智能卡这种级别的科研项目。想把这件事做成,必须得依靠高校资源。”
“有道理。”
乔海这才终于理解了。
周浩然笑着说:“要是以中博软件的名义来做,我求爷爷告奶奶,都找不来一个像你这种级别的高材生。在学校申请科研项目,这就不一样了,别说你这种硕士了,那些教授、博士都得主动跟我示好,都来求我想参与到项目的研发里。这就是区别。”
乔海点了点头,“民间资源的确太少了,高校资源是国内科研最大的力量。”
周浩然道:“对,首都那边有一个从美国回来搞创业的,叫张朝洋,上报纸上电视的很火,你知道吧?”
“听说了。”
乔海看到过类似的报道。
周浩然笑着说:“那哥们也挺聪明,借着他是清华学子的身份,回国后就跟清华联系上了,一看就是盯上了高校资源,要借用清华的研发力量给他帮忙。清华多厉害啊?这招肯定能让他脱颖而出!”
东方朗道:“还有更深一层的道理。”
“哦?”
周浩然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东方朗进步神速,沉吟着说:“清华学子都心比天高,才不会加入一个刚创业的小公司。可在校读书期间就不一样了,全当勤工俭学的实习了。有了这个名义,他们才可能给小公司干活。”
“嗯。”
周浩然点了点头。
东方朗道:“给小公司干活了,取得成绩了,这缘分也就结下了,舒适区也形成了。等他们毕业了,就舍不得离开了,就会真的加入这个小公司。”
“对啊!”
乔海眼睛一亮。
终于明白了这个最本质的道理。
这年头……其实不仅是这年头,未来十年里,国内最有吸引力的公司都是外企,那些名校毕业的精英人才都是优先加入外企。
民企怎么办?
人才是第一竞争力!
没有人才,就没有实力。
搜狐能在未来十年里成为国内最好的互联网公司,本质上就是他们有着最强大的人才团队,都是一水的清华高材生!
这些清华毕业生,为什么不加入微软、甲骨文那样的外企巨头,而是加入搜狐?
因为老张提前下手。
在这些学生进入清华的那一刻开始,就进行筛选了。很多人在大学期间,就已经为搜狐工作两三年了,已经建立了革命战友的情谊,建立起了舒适区。
毕业后,自然而然的就加入了搜狐。
有了这么多国内最优秀的人才,哪怕老张天天游山玩水、泡妞泡吧不务正业,也不耽误搜狐成为了一个时期里的国内第一。
乔海听东方朗这么一分析,恍然也就明白了。
原来周浩然走的也是这条路!
怪不得这家伙在校外有好几家公司那么忙,还要花这么多的精力来学校呢,做学术、编教材、做项目……(这是乔海的个人分析,不一定对,或者说不一定全面。)
原来在这儿!
“怪不得你让我拉拢那些本科生,做那些管理系统呢……那么简单的系统,我一个人也能搞定,比带他们一起做还容易。”
乔海看向周浩然的眼神,就又发生了一些变化。
这下是彻底服气了。
怪不得胡小宸、稽映阳、盛温婉那些个风姿绰约能迷死人的“姐姐”们,都愿意跟在他身边呢。
周浩然笑着说:“你终于看明白了,你不提前下手,这些复旦高材生,凭什么要选择中博软件,而不是思科、微软、苹果那些硅谷巨头?”
“我明白了。”
乔海受到了刺激,感觉浑身充满了干劲,站起来要离开。
真没空在这里蹉跎岁月了。
“哎对了……”乔海走了两步,又回过头来,“浩然,学院里要给咱们项目组配个辅导员,你知道不?”
周浩然点了点头,“嗯,知道,得有个老师来监督。”
乔海眼眸期盼,又有些不好意思,“我认识一个老师,咱们学院的,叫郑双文,让她过来,怎么样?”
“啊?”
周浩然微微一愣。
乔海低声道:“郑老师真好看啊,眼睛跟会说话似的。她那天找我,说想来咱们项目组,你帮忙跟院里说说呗?”
:https://u。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