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万国来朝(3 / 3)

更多的书,没能给出版社带来更大的成功。

成功的是书,而不是出版社。

周浩然董事的操作,就不一样了。

他这是一手炮制出了眼下经销商的抢购潮。

明明可以要求长兴印刷厂加大印刷量,可就是不加单,供不应求创造出了海港文化界的一出绚烂的风景,如同万国来朝!

这样的操作,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博状元手册》这套丛书的销量。

因为印刷量太低。

可是,这会大大的提升“中博状元”这个品牌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等以后“中博状元”出了新产品,消息放出去,全国的经销商不就得跟抢似的蜂拥而来?要是来晚了,可能就会又遭遇缺货危机,又拿不到货了。

这产品的延伸性就出来了。

产品生态就有了初步的雏形。

乔诺没参与这些事,可是从大家的话语中,也感受出了什么,因为这个企业理念和师父做销售的思维,是一样的。

她娇声道:“做生意的最高境界,是以我为主,是建立自己的标准。过去的图书市场,是求着跟经销商建立关系,请求他们来帮助销售自家产品。周总的理念,是建立中博书局自己的规矩,要让全国的经销商来求上门来拿货。”

周浩然拍板道:“接下来中博书局要做的,是从自身和对方两个维度,建立起全国的经销体系。不是跟‘黄冈密卷’竞争。有什么好争的?强者的对手,就只有自己。”

齐德强连忙道:“对对,不要跟‘黄冈密卷’去竞争,还够不到呢。现在我们要应对的,是海港书商这边可能会出现的乱局。”

“乱局?”姜雄对他的话很重视,他在海港的书商行业很有关系,“老齐,你是不是听说什么了?”

齐德强沉声道:“是,包括我的那位前老板!”

“嗯?”

“全国的图书经销商来了这么多,都是为了采购我们的《中博状元手册》,这种文化现象,海港的书商都看到了。”

“有利可图,谁不眼红?”

周浩然笑笑,这本就是他全盘策划中的一个环节。

齐德强道:“我的前老板之前就跟我说了,高中教辅书看起来会是一个大产业。很多经销商拿不到《中博状元手册》,那怎么办?可能就要找别的书商,去合作打造出类似的产品了。”

姜雄语气沉重,“我也听说了,有多家书商都在秘密运作,想要模仿我们的《中博状元手册》,打造出几款类似的教辅丛书。”

齐德强坚定的说:“这是中博书局的地盘,不能让他们过来!要想办法,止住这种苗头!要扼杀他们在摇篮里!”

“为什么要扼杀?”周浩然摇摇头,不以为意,“就算是‘黄冈密卷’,我们也不必太在意。更何况是海港本地的同行?不仅不要扼杀,还应该为他们提供帮助,帮助他们来跟我们抢地盘!”

https://u。手机版:http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