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拒绝是一门学问(3 / 5)

我当的哥那些年 吾爱杨 11396 字 1个月前

亲戚朋友交代,跟我们有一毛钱关系没有?

做生意也好,要债也罢,最忌讳的,就是一个慈字。

你这心一软,便宜可都叫人家赚了去咯。

这是eba营销课课余的时候,教授给他们讲过一个案例之后随口闲聊时跟杨瑞他们说过的原话。

两相印证一下,现在的情况是多么的相似啊。

老妈显然没有应付这种情况的经验,被人一挤兑就有些无措了。

而这个时候,杨瑞则接过了电话。

“阿姨您好,我是杨瑞,听说您女儿正在找工作是么?”

“啊?啊!”

一听正主来了,对面显然有点儿懵。

杨瑞却没有给她太多反应的机会,直接说道:“是这样的,我先介绍一下我公司的情况,虽然是我私人的公司,但也有三个主要股东,注册资本一千五百万,现有正式员工六十七人,加盟商省内八家,嗯……目前还在不断的增加中,省外也在规划中。您说的您女儿所希望的财务部,目前人员配备主管一人,会计三人,出纳两人。已经是满编了,而且,最低学历是同专业本科毕业。另外,我们财务主管的薪资水平是六千五,出纳是三千基本工资……在财务这个部门,瑞和并不缺人,真正需要人手的,是随着公司渠道的拓展,始终缺人的业务部。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您,在业务部做好了,收入肯定要比财务主管高。不如就让她来试试,业务部的主管是我堂哥,到时侯我给他打个招呼,让他照顾一下您女儿,您看这样行么?”

杨瑞的语速不疾不徐,既亮了肌肉,告诉那位不知名的阿姨,他的瑞和虽然是小公司,却也不是人的那种;又隐晦地表达了财务部用人的要求,您闺女的学历不合适;还给出了自己的合理化建议,别的部门是不用想了,但是业务部我们是一直需要新人的。

“啊……这样啊,业务会不会太辛苦了啊?”

听到这话,杨瑞有些觉得可笑,现在还有什么不辛苦的工作吗?但凡是工作,不就是付出脑力或者体力吗?怎么可能有轻松的活计?

“要不您就问问她本人的意见?”

杨建军没事儿还真就爱和他大哥没事的时候聊聊。

杨瑞是八零后,嗯……比较悲催的一代,他们刚好赶上计划生育,全国90的80后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体会不到拥有亲兄弟亲姐妹的那种感觉。

打断骨头还连着筋,不管以前大伯犯了什么混,那还是老爹的大哥不是?

弟兄俩现在都老了,孩子们也争气,杨瑞就不说了。

就拿杨成来说,每每提起他杨建国的脸上笑容就从未断绝过。

在瑞和,杨成可以说绝对的恪守本分,除了苏晓和杨成身边等少数几个人,就没人知道他跟老板到底是什么关系。

在公司他甚至比一般员工对自己的要求的更严苛,这样一来,他很辛苦是一定的。

但是在销售部,杨成的权威也隐隐立了起来。

杨瑞也在想着,是不是找个机会,让杨成真正成为销售部的部长,让他负责带团队,而不是撸起袖子亲自去跑业务。

他的学历不高,但是在销售上还是很有天分的。

求稳是他的特点,或许在同样的时间内,他的业绩不会是最高的,却是最稳的。不会有任何客户对他的推销表现出反感,每做成一笔业务,那就是实打实的板上钉钉,根本就不会出现客户出尔反尔的情况。

当然,李帅也不错,他的冲劲儿十足,业务量在公司里也从来都是遥遥领先。但是对于一家公司来讲,稳步发展从来都是最重要的。

但是,想要做到杨成或者李帅这种程度,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所以,杨瑞才说业务这个岗位很容易,却也是很难的。

老妈没让杨瑞等太久,等他下班回家的时候,韩秀芳已经把信息打探好了。

她同学的孩子是个女孩,和杨瑞同岁,专科学历,以前在一家国企干出纳。

听到这个消息,杨瑞心里就有数了。

专科学历能进国企,基本上属于跟第三方劳务公司签订的派遣合同,虽然薪酬跟国企直招的差不多,但是要说晋升机会,基本上是不存在的,或者……极其有限的。

但话又说回来,即便如此,那顶着国企的招牌,说出去也好听不是么?

杨瑞觉得,如果自己没有被诸多压力推着向前,且有一个进入国企的机会,那他肯定不会轻易离开啊。

就好比当年他在移动,如果不是因为年少轻狂,因为一个可笑的原因就轻率地离开,那么现在要是他还在移动的话,是不是手下也得管几个人了?

听说当初跟他一批,且留下来的几个同事,现在可都混的不错呢。

工资待遇涨了许多不说,年终奖的红包可都是以万计的。

那会儿,得知这个消息的杨瑞着实蛋疼了好一阵。

当然,现在的他是肯定不会羡慕的。

换个位置去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