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家族秘辛(3 / 5)

我当的哥那些年 吾爱杨 11200 字 1个月前

就没有什么对错,奈何大家用力的方向压根儿就不一样啊!

忽然间,杨瑞有些后悔,他后悔听这种“家族密辛”,听完之后心情格外地不美丽。他听到的,除了对金钱的渴望,剩下的就是自私自利了。可这又是人之常情,你有招吗?没有!

杨瑞也明白老爸给他说这些的的用意。

就是想要让杨瑞心里有个数,也希望让杨瑞从侧面知会一下苏晓,让她也能多少了解一下其间的亲疏关系,万万不要表错了情,而最佳的做法,就是别做任何“表情”。

想到这里,杨瑞掏出手机就准备给苏晓打个电话。

可是,不知是因为心情郁郁而导致了手不稳,杨瑞的手一滑,他的手机就以自由落体地形式跟坚硬的柏油露面来了一次亲密接触。

“我操!”

杨瑞赶忙拿起掉在地上的iphone5,心疼地前后检视了一番。

“还好还好。”呼出一口浊气,杨瑞看着除了顶端有些磕碰的痕迹之外,手机屏也只是顶端裂了一点,外观上影响并不大。

他现在有了点钱,可换手机并不在他的消费计划里啊。

一边感叹着自己运气不错,杨瑞一边上了车,拨通苏晓的电话之后,杨瑞有些沮丧地发现……他的手机外伤不严重,可听筒却是坏掉了。

这边显示着已经开始通话计时,但听筒中却没有丝毫的声音传过来。

摇了摇头,杨瑞摁下了免提。

“杨瑞?怎么不说话?听不到吗?”

“听到了,我这手机刚掉地上了,听筒坏了,这会儿刚上车,开着免提呢。”

“啊,怎么这么不小心啊。”

杨瑞腹诽着“人要心情不好,干嘛都会觉得不顺。”但这话却不能给苏晓说,只是道:“你周五确定能来不?”

“如果没有意外,我肯定去。”

“诶呦,我可全指望你给我撑脸面呢,你这儿居然还能有意外状况?又要去香港不成?”

“这倒不能,那万一火星撞地球了那?”

{}无弹窗杨瑞父母都没有在孩子跟前儿扯家长里短的习惯。

以至于杨瑞哪怕对自家的一些“事儿”多知之甚少,但今天老爸显然觉得有些事情,让杨瑞了解个通透才好。

老爹说,姥爷在的时候,多少有些偏帮二舅,这事儿杨瑞也知道。

因为相对于大舅的办事干练、为人四海,二舅相对老实木讷。

所以,在很早的时候姥爷就决定将自己的住房就留给二舅。

对于这一点,全家人都是没意见的。

而矛盾的起因,则是因为振华路商业街上的一处网点房。

大舅早年在印刷厂担任总经理,改制以后因为手里有客源,就自己弄了家小印刷厂,生意一直不错。很小的时候,大舅在杨瑞眼里就是“老板”的代名词。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九几年时,大舅手里如半头砖一样的摩托罗拉大哥大。

而当时的二舅,则只是在一家半死不活的国营企业蹉跎着。

大姨和姨夫两口子属于比较能折腾的,干过早餐,养过鹦鹉,但一直都是停留在折腾阶段,最后在姥爷的建议下,选定了办公用品这个行业。从最初租用一处居民小区的一楼,到买下来,足见这个行业的利润并不比想象中的小。

用姥爷当年的话来说,那就是所有公司企业都少不得要用耗材。在九十年代,私营的办公耗材公司是极少的,市场却是很大,这也算占了个先机吧。加上满家子人都在国有企业上班,大小不论,也能跟办公室的人说上话,在全家人的协助下,能提供送货上门的这家小公司,慢慢的成长起来。

“以前,我还骑着自行车从沧口跑到市南去帮你姨夫送货。”

这是老爸的原话,杨瑞也相信老爸能干出这种只付出,不求什么回报的事儿来。

同一时间段,杨瑞的老妈、三姨、小姨也都是企事业单位的普通职工而已。

因为大舅和大姨的生意渐渐走上正轨,相应的就是规模的扩大。

本着用熟不用生的原则,不管是大舅还是大姨,都对家里的兄弟姊妹开始了游说。希望他们能放弃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来帮他们干。

小姨跟小姨夫同是油漆厂的职工,单位效益并不好,所以下来也就下来了。三姨是印染厂厂办幼儿园的老师,下来同样没有问题。

但二舅的单位虽然效益一般,却是经营着蔬菜副食的批发,属于不赚钱也饿不死的那种。

而杨瑞老妈则是在公交公司,老爸在房管局,属于相对不错单位,二舅怎么想的当时他们不知道,但杨瑞爸妈当初因为观念问题,没有舍得放弃铁饭碗,但表示有用得着的地方,也会出出力的。

不知道是大舅还是大姨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最终说动了二舅,给他办了停薪留职,一起下了海。

听老爸讲到这里,如果不知道后续发生了什么,这甚至就是一个家族兴旺的开始。

可毕竟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