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正行经界法(3 / 3)

大唐官 幸运的苏拉 5322 字 28天前

要入官府的虎口;

韩愈还说,渭水两岸有许多贫户,被官府强征给漕运拉纤,年复一年都是这些人,吃不饱,穿不暖,饿死累死的累累,更别说经营家业养活幼儿了,当地有个年轻县令,见到此后,便亲自把差役写在版籍上,交给这些拉纤户,不让他们被官府胥吏坑害,并把他们分成五番,每年差役只征其中两番,其他的可种田雇工,由此救活了很多人,只不过这只是一县之政而已,如能推行到天下,那样救活的黎民百姓何止千万?

“差科不均猛如虎,地方盘剥毒于蛇”,韩愈书稿里的这句话,对皇帝的震撼尤其大,他已决意要在部分地区施行经界法了,不能再拖宕下去。

皇帝的制文如同一声春雷,传遍了三川大地。

啊,不,其实高岳在先前把七十三家形势户连根拔起后,对整个兴元府已起到很好的杀鸡儆猴的效果,实际在皇帝制文出炉前,真正的打画清丈田地,已成功在南郑、城固完成。

等到制文下达后,高岳便趁机设立了经界司,让韦平为正,韦执谊为副,开始在全兴元的州县推行经界法来。

同时在凤翔府也设立经界司,让薛白京为正,王绍、武元衡为副。

经此一役后,经界法推行毫无阻力,且兴元府成功占地的商户和廓坊户势力大增,各色作坊如雨后春笋般涌起,除去传统的作坊外,棉织作坊、造纸作坊和印染作坊增速最快!

高岳得炼师吴彩鸾的襄助,发明了神雷火药后,硝石、硫磺和木炭生意在凤州和兴州大增,其中烧制硫磺还带来了更值钱的副产品,可以用作漂染的矾液,大大促进棉织和印染业发展;另外,广泛的种植棉花,民众御寒衣物充裕,足以让部分田地匀出,来种植苎麻、竹木,用于造纸,而造纸业在兴元、凤翔的兴盛,又促进了印刷业的发展,印刷业的发展,又提供充裕的纸,用于吏治(纸扎、钞贴、文牍都是需要的)和文教事业。

韦皋和杜黄裳在两川也没闲着,只不过这两位推行经界法的阻力更小而已,其中韦皋还搞了个“保甲自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