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葫芦川铁流(2 / 3)

大唐官 幸运的苏拉 5680 字 27天前

己啊!

就在尚结赞还在不知所措时,白草、泾原、神策、凤翔四部所集结起来的五千精骑,已准时沿着青石岭和泾川间的狭长河谷,出发了。

高岳回首,往连云堡望去,烽火犹残,明灭不清,成群的大雁自北而归,在骑兵们的头顶上盘旋鸣叫着,凛冽的风裹着灰色的雾气,狂暴地吹伏着马蹄下的黄芦草,絮状的碎云自天空中飞速掠过,太阳被刮得模糊不清,缩成一团昏黄的圆核,像被斩下的血淋淋头颅悬在那里。

五千唐军将士,上万匹战马,铁青色的脸庞,铁青色的扎甲,铁青色的槊缨迎风舞动,迤逦成一支见不到首尾的巨大利箭,穿过绵长的泾川河谷,直向萧关他楼的方向而去。

次日,斥候的朱博、沙通来报,萧关处只有一小股蕃兵驻防,全无警戒。

“明怀义,你和你两位兄弟,并带朱博、沙通二人,领七百蕃骑为先锋,打扮成西蕃兵的模样,直取萧关。”高岳吩咐说。

“没问题。”明怀义随即,就把苟头原缴获来的豹皮,蒙在自己的铠甲上,打扮成西蕃“豹皮将”的模样,他的二位弟弟也各自蒙上虎皮披肩,紧随其后,接着七百名白草军蕃骑,马蹄声骤起,大声喊着羌语,马鞍下系着的鹿皮胡禄(箭囊)急速摆动,肩膀上扛着斧、铁骨朵等,如道洪流般,率先往北急袭而去

“我白草军骑兵和骡子兵,一人两马(或骡),携五日份的麦饭,外加份供马食的盐袋,范阳骑每员弓一张箭三十,扎甲一领,漆槊一柄;骡兵每员僚弩一把弩矢二十,扎甲一领,横刀一柄,团牌一副,马毡一披;蕃(党项)骑每员弓一张箭三十,战具甲胄各备”这时,白草军监军西门粲垂着伤口仍未痊愈的手,大声对在场诸多参与奇袭战的将领面授战备的机宜。

因为先前在苟头原大败尚结赞,唐军缴获牲口很多,其中自然有西蕃的不少战马,现在已阔气到可一兵二马的程度。

故而高岳便趁机扩充了白草军的骑兵队伍:之前于灵台屯田的八百名范阳兵,高岳便发挥他们的特长,让他们变步为骑,择选其中四百人为骑兵,并用兴元府甲作坊制就的数百长柄(槊杆,在古代是严禁民间交易流通的重要军事器物),楔上兴元府自造的槊头,迅速武装了这群骑兵,在战场上他们将是冲锋陷阵的主力。

范阳骑的兵马使,高岳任命“小三州党项”出身的原射生官米母长原担当,并将其改为汉名曰“米原”。

至于小三州党项的另外两位酋长出身的射生官,一曰拽臼博,一曰沙通举,也都改了汉名,前者名叫“朱博”,后者名叫“沙通”。西门粲让此两人在出征时,各领数十蕃骑,前出大军百里,担当斥候。

布置完毕后,正当诸将领命,准备各自回营布置时。

高岳忽然唤住他们。

诸将便全都坐回到席位上。

高岳说了句话:“上都传来消息,贵妃娘娘被册立为皇后。”

接着高岳顿了顿,“当日皇后薨,陛下加号为昭德皇后。”

很快众人席位当中,郭再贞的嘴唇都抖起来,接着鼻翼凑凑,眼泪刷得就流下来,咕咚声,头叩在往东的方向,长久不起。

高岳也垂下了眉毛,他知道这次郭再贞绝对是动了真感情:他和宇文碎金的婚事,便是昭德皇后一手促成的。

接着高岳又说了句:“昭德皇后临终前,还问陛下,我唐西北将士吃得饱耶,穿得暖耶?”

这下营帐内哪怕是钢铁般的军人,也是哭声四起。

“请于出征时,为昭德皇后戴孝。”明怀义、米原、王佖等将齐声请求。

高岳望望西门粲,西门监军点头,而后哽咽着补充下,“三军缌麻,可藏于铠甲下,以免暴露身份。”

这时高岳于案后起身,将手一挥,“诸位,三日后我们萧关白草峪见。”

“喏!”众将咬着牙,同仇敌忾。

次日,尚结赞满面惊讶,踩上了平凉城的蹬道,来到了马面墙后,几名西蕃的料敌防御使正站在那儿,望着他不做声。

尚结赞上前,隔着城垛极目望去,“这是怎么回事?”

城外十里处,唐军以神策京西大营右军、泾原行营近三万大军,列成雄浑的大阵,鼓声震得流云飞散,金乌偏斜,更可怕的是所有唐军士兵衣甲上系着缟素,如霜雪席地般,齐齐手持武器,伏在地面上,朝着东方长安城的方向,神策军的长旌,泾原行营的“西域前庭、车师后部”、“下蔡之徭、广武之戍”的军旗,皆换成了白色。

“唐家有人物死了?”尚结赞喃喃道。

“昭德皇后大行,坟兮在东,呜呼哀哉!”随着军府里掌书记的呼喊,三万唐兵齐声念着此句,一起望着东面叩首下拜。

“昭德皇后大行,体已同尘,惟德永存,呜呼哀哉!”

“呜呼哀哉!”三军将士,包括邢君牙、刘海宾等,无不号哭投地。

“昭德皇后大行,丑蕃却趁我新丧,侵我疆土,三军儿郎可用命往前,不放丑蕃匹马回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