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齐唱鹿鸣歌(2 / 3)

大唐官 幸运的苏拉 5642 字 29天前

再度洒泪,并要求国子监的学官将挡在他眼前的那幕屏风撤去,“不要挡不要挡,马上朝中诸官来到,让他们看看国子监的学官和生徒们平日里都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高岳混在里面,还看到名太学生哭着哭着,一不注意自怀里滚出来个博戏的木盘,吓得那太学生脸色发青,急忙趁杨绾不注意,又将其收拢了回去。

果不其然,很快满脸惊愕的朝中官员们陆续赶到国子监来,他们完全不能理解堂堂中书侍郎为何要在这里举办寿宴,更不能理解杨绾居然会办寿宴,可当他们走到国子监论堂里来后,顿时明白了,只见国子监的学生们大多衣衫褴褛,哀声一片,杨绾站在中央站着,论堂对面全是开辟出来的菜圃,连接的食案上摆着的也都是粗朴的瓜果蔬菜,连荤腥都很少见。

于是大家心中顿时明白了,便各个不做声,沉闷地坐下来。

整个宴会根本没声乐,也没舞妓,连美酒都没有,许许多多朝中四五品的高级官员就坐在那里,你看我我看你,等着杨绾入席说话。

结果杨中郎入席第一句话便是,“诸位请用,食案上的菜肴全都是国子监师生们亲手种出来的。”

这一句话一说,几乎所有赴宴的官员都尴尬笑起来,齐齐转身拱手,说国子监的学官和生徒都很苦啊,靠我们匀出官俸来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一切但凭丞相作主。

延英面奉入春闱,亦选功夫亦选奇。

在冶只求金不耗,用心空学秤无私。

龙门变化人皆望,莺谷飞鸣自有时。

独喜至公谁是证,弥天上人与新诗。

————王涯《广宣上人以诗贺放榜和谢》

————————————————————————————————

“炼师,既然只是练书法,我可向太学馆同学们请教。”高岳现在不想再和这些“女冠”、“女写经人”挂上关系。

“逸崧你既然是在杂文诗赋那场下的第,那便找她没错。”薛瑶英退回到绮席上,双目低垂,重新于矮几上作画,“你知道吧,这座长安城里,只有她能抄出切韵这部书来,连朝廷秘书省集贤院所藏的切韵,都是她抄的。”

“是吗?”高岳没想到,在这个时代,人购买书是手抄的不说,而且专门的书还必须找专门的人抄,故而唐代藏书贵有不贵多。

看来薛瑶英也不是胡说,而是对症下药,做诗赋离不开切韵书的,故而让他去找胜业寺的那位神秘女写经人。

这时通济坊直到长乐坡这一大片土地,夜色已深,既然契约借据也已签署过,薛瑶英就对高岳说,“逸崧,今晚便留宿于红芍小亭当中,明日再回国子监不迟,记住今晚之事务必缄口。”

小亭宅院的处偏房里,高岳忸怩不安地坐在八脚榻上,高脚烛灯边,芝蕙褪去半臂衫,通身只着那件淡黄色的轻纱衫子,十四岁娇柔的身躯在烛火下若隐若现,“郎君请漱口。”芝蕙半跪在他的面前,柔声说到。

高岳难堪地漱完口,芝蕙又低身为高岳褪六合靴,可能是这靴子原本主人(被烧掉的那位)的小腿肚被现在主人的要细些,所以芝蕙褪得有些费力,她的小脸便挣得通红,抓着靴子边的手剧烈地来来去去,练垂髻在粉嫩的肩上宛如蝴蝶般晃来飞去,青色的抹胸下那对发育起来的花苞更是随着她的动作抖起来。

高岳“唔”的声,觉得再这样下去他会失态的,但是好像已经有些迟了,芝蕙咦的一声,就问郎君为何要夹腿,这样小婢便更不好褪靴子了。

“我自己褪,我自己褪。”高岳为掩饰尴尬,急忙弯下腰来,将腿收回来,自己拽下了靴子,然后笑着说,“剩下的我自己来就行,自己来就行。”

就这样,在红芍小亭美美睡上一觉后,次日一大早,高岳便来到通济坊,在那里的车坊芝蕙再次给他雇了顶檐子,直接送往城北的务本坊。

结果到了务本坊国子监墙外,高岳刚刚下了檐子,便听到墙内人声汹汹,寻思是不是出了什么事,便急忙自正门走入进去,当面就见到跑来的刘德室,“怎么回事?”

“出大事了,当朝宰相杨中郎要在咱们国子监,以寿诞的名义宴请朝中诸位重臣!”刘德室拉住高岳,“杨中郎以前是当过国子祭酒的,现在虽贵为宰相但依旧很牵挂我们国子监,所以才将宴请地点特意摆在这里!快快,逸崧,我们得回去换上正统的衣服。”

高岳一时间也不清楚杨绾葫芦里卖得什么药,就稀里糊涂地跟着刘德室穿过论堂后的田垄回了太学馆当中。

很快整个国子监四馆都忙成一锅粥,不论是学官还是学生,找礼服的找礼服,打扫除的打扫除,收东西的收东西。

午后,高岳等数百名国子监学生——国子、太学、四门,都密密麻麻呆在论堂之中,按照序列各自坐在茵席之上,论堂地板上的杂草已被清除干净,国子监学官们又想办法弄来了屏风、食案、香炉等物什,总算打扮得的有些样子——其中屏风隔断在后门处,这样那边满地的菜圃田垄也就被挡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