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评审团没出现主席一言堂,也没出现评审抱团架空主席的现象。
因为有李秋棠这条鳗鱼在。
李秋棠不了解戛纳,但作为专业导演,也听过戛纳的一些八卦。
比如1997年臭名昭著的双金棕榈事件。
戛纳有原则,除非极特殊情况否则不能颁双黄蛋。
但97年戛纳50大寿之际,评审团就颁出了双金棕榈,而那一年的主席是伊莎贝尔·阿佳妮。
阿佳妮作为评审团主席,没能对评审团实施有效的控制,导致自己被其他评委抱团架空。
而当年架空阿佳妮的主谋,就是今年的主席南尼·莫莱蒂。
阿佳妮在那届电影节结束后情绪崩溃,称南尼·莫莱蒂是“马基雅维利式的人物”,指责其利用自己。
雅各布今年请南尼·莫莱蒂当主席应该考虑到了这点,担心南尼·莫莱蒂会搞一言堂,所以今年主竞赛评委在性别和国别上都尽量多元,不给莫莱蒂机会。
李秋棠不站队,不被莫莱蒂人人平等,自由发言的漂亮话术哄骗,也不被他主席的身份吓唬。
除了看电影,他不接受莫莱蒂私下的游说。
李秋棠太年轻了,而且不混国际影坛,跟这群老油条不沾亲不带故,南尼·莫莱蒂的影坛影响力影响不到李秋棠。
主竞赛评委每三天开一次会。
李秋棠原以为开会气氛会很好,但他错了,9个人第一次开会就吵了起来。
法国本土女演员艾曼纽·德芙非常喜欢蒙吉的《越过群山》,在评审会上把这部电影夸的天上少有地上没有。
而英国女导演安德里亚·阿诺德则认为《越过群山》“只不过是蒙吉的一次正常发挥”,她更喜欢卡洛斯·雷加达斯的《柳暗花明》:“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电影,我才从英国无产阶级孩子的状态中走出来。”她在这部电影上看到了自己的童年。
对《柳暗花明》,评审团主席南尼·莫莱蒂的看法是:“是的,的确,电影前十分钟非常棒。”看得出他不喜欢《柳暗花明》。
而李秋棠和英国男演员伊万·麦克格雷格达成统一意见,两人都喜欢丹麦电影《狩猎》,赞赏男主角麦斯·米克尔森的精彩演出。南尼·莫莱蒂同样喜欢《狩猎》,但他更欣赏导演托马斯·温特伯格的手法。
主席南尼·莫莱蒂拉了美国导演亚历山大·佩恩以及海地导演哈乌·佩克做“盟友”,三人一致看好哈内克的《爱》和《神圣车行》。
但南尼·莫莱蒂并没有争取到多数评委的支持,李秋棠喜欢《爱》,但不喜欢《神圣车行》,他喜欢《爱》也只同意给最佳导演或者最佳男演员,不同意给金棕榈。
前面两次的评委碰头会就是这样,没有一部电影能获得全体评委的喜欢。
每个评委都为自己喜欢的片子仗义执言,有时候吵起来也骂脏话。
电影节期间,李秋棠真的太忙了,又要看电影,又要参加活动,还要接受采访。
戛纳电影节是全球最大电影交易市场,全球无数电影公司都喜欢来这里拉投资,做预售,开发布会。
秋天影业把即将上映的《建筑学概论》带到了戛纳,但重点还是未开机项目。
张钊在戛纳把李秋棠手里的《海市蜃楼》和《看不见的客人》都吹出去了。
这也是这两部电影第一次公诸于世。
“李导手里目前在推的就这两个项目,还不知道拍哪个,哪个推的快就拍哪个吧。”
并公布了两部电影的概念海报。
《海市蜃楼》的概念海报是一道闪电劈中一台电视;《看不见的客人》的海报上则只有一杆漏了墨的钢笔。
海报上导演名写的都是李秋棠的名字,项目进度写的是:创意阶段。
懂行的人一看就知道两部电影连剧本都没有。
李秋棠配合公司宣传,承认两个项目都在推进:“是新类型,新挑战。故事已经有了,还差细节。”李秋棠不会承认两部戏现在还没剧本。
也是在戛纳的舞台上,张钊召开了秋天影业“参天树计划”全球发布会。
正式对外宣布启动这一青年导演扶持计划。
发布会现场,在戛纳的华语军团基本全到了。
此次发布会,只发布参天树计划章程,不具体介绍这个计划将会扶持哪些人哪些戏。
“我们接触了很多优秀导演,目前还在挑选第一批人选。我们愿意贡献我们微薄的力量,希望新人导演能走的扎实,走的稳当。”
张钊说:“‘参天树们’会在国内亮相,请大家稍微给我们一点耐心。”
这场发布会在国内引起很大反响,如果没记错,秋天的参天树计划是内地民营电影公司主办的第一个青年导演扶持计划。
华艺之前也有类似的活动,但华艺的青年导演计划归属于它的“h计划”,是每年片单发布会的一个板块,并不独立成型。
秋天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