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项目陆续完善,「摇钱树」都栽了下(4 / 8)

后续一旦发现,直接清退,绝不留隱患,以免引发別的问题。

关於接下来的对接工作,吕睿全权交给了许诚意和田小鹏。

同时,他还准备让其他诸如蓝狐、咏声、若森、视美等国內的动画公司,全都参与进来。

这可是难得的薅好莱坞技术羊毛的机会。

让国內团队跟著许诚意学习3d建模、分镜设计、特效渲染的技术,这对整个国內动画行业都是一项巨大的助力。

其实当初选择让他来牵头,也是吕睿的有心之举。

毕竟其他外国导演可能会藏著掖著,甚至瞧不起国內团队。

但许诚意是华人,沟通起来必然会更加顺畅,也更愿意分享一些经验。

虽说“同胞坑同胞”的情况也在时常发生,但吕睿相信许诚意能拎得清。

《功夫熊猫》的设定是系列电影项目,可不是只有一部。

这次把事情办好了,后续几部续作的执导权必定还会是他的。

反观他在梦工厂的二十年,熬到动画总监,也只捞到联合执导的机会,头上还压著五个製片人,根本没有自主权。

一边是长期的创作自由与掌控权,一边是受限的合作执导。

不用吕睿提醒,相信他也知道该怎么选。

至於克里斯多福梅勒丹德利,吕睿给他的定位是“管控与建议”。

把控项目整体进度和预算,在剧本逻辑、市场定位上提建议……

至於拍摄和製作细节则充分放权给许诚意,不做过多干预。

这样的分工,既能发挥两人的优势,也能让项目推进更高效。

……

从动画部门离开,吕睿又跟著彼得来到了四楼的特效部门。

一推开门,满室的键盘敲击声与低声討论声扑面而来。

不同於动画部门的筹备状態,这里早已经进入了忙碌模式。

数十个工位前,特效师们正在盯著屏幕。

有的在调整《暮光之城》中前期的吸血鬼和狼人变身环节,有的在测试《斯巴达三百勇士》的战场粒子特效,每个人都专注得连有人进来都没察觉到。

彼得在一旁解释道:“目前特效部门涉及的业务,重点是公司正在推进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暮光之城》《斯巴达三百勇士》这三个项目。

不过因为咱们的特效部门刚成立,规模还不够大,只能主力负责《暮光之城》的特效製作。

至於另外两个项目,正在和华纳、二十世纪福克斯的特效团队合作推进。”

吕睿微微点头,这也是他计划中的“偷师学艺”环节。

借著合作的机会,让瑞兴的特效师跟著好莱坞顶尖团队学习技术。

从建模逻辑到渲染流程,能学多少是多少。

弱小时狠狠“薅羊毛”,等自己的团队成长起来,再独立主导项目。

这招还是他从香江电影人那里学来的。

离开特效部门,两人又来到三楼的综合办公区。

这里是公司的“后勤中枢”,涵盖了財务、人事、行政、法务等职能。

相较於楼上的忙碌,这里的节奏明显平缓许多。

毕竟瑞兴影业目前对接的项目不算多,综合部门的工作压力並不大。

最后,两人来到了位於二楼的布乐姆之家。

这是瑞兴影业的发行部门,由杰森布乐姆牵头负责。

可逛了一圈,吕睿却没看到他的身影:“杰森呢他不在公司”

彼得匯报导:“詹姆斯温目前在印度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海选主要角色,杰森陪他一起去了,顺便开拓印度的电影发行业务。

他已经过去半个多月了,说是那边有几个本土发行公司有意向合作。”

吕睿皱了皱眉,语气里带著几分不放心:“让助理给他们发消息,务必注意饮食和安全。”

一想到印度,他脑海里就自动浮现出了那些非常离谱的黑暗料理。

手抓鲜奶、混著不明调料的“口水咖喱”、用腋窝温熟的饼、脚搓出来的小甜品,还有那听著就惊悚的“抹茶肥肠”……

不能想,越想越踏马噁心。

他也不是没尝试过尊重当地习俗,可每次了解到三哥那边的饮食与卫生习惯,他都觉得难以理喻。

尤其是恆河。

明明上游的水质非常乾净,可流经城市后却被各种垃圾、废水污染,堪称“元素周期表河”。

但即便如此,当地人依旧能坦然饮用、沐浴,实在是让人费解。

在他的固有印象里,三哥的卫生条件绝对堪忧,不少人身上都携带著大量病菌,和非洲某些地区相差无几。

这种人,还是让他们祸害老美和小日子去吧,可千万別去国內。

“最好让他们少在外面乱吃东西,儘量在酒店餐厅解决,也別隨便接触当地的水源,免得生病耽误工作。”

他可不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