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雨琪因为守林人一年一次新鲜出炉的影评决定去影院看山楂树之恋的时候,网上大多数人却是被微博上的各种大v营销号的推送勾起了新一轮的观影的兴趣。
“细思极恐,山楂树之恋居然是一部悬疑片”
“第101种打开山楂树之恋的方式”
“扒一扒山楂树之恋里面不为人知的诡异情节”
“山楂树真的红了吗,核桃真的能防癌吗,走进科学为您倾心解读”
还有稍显正经的主旋律微博
“山楂树之恋讴歌时代主旋律,积极弘扬正能量。”
“山楂树之恋回溯上世纪美好情感,反思淹没在经济泡沫中的现代人文。”
甚至还有文艺范的
“山楂树红了超越的真爱与时代之殇”
一部作品的是否成功,主要看它能否引起读者的感应。
山楂树之恋可以使得从那个年代走来的人心灵共振,能够引起现代人对纯美情感的向往,这是它的意义所在。
这个也是能够把它炒作起来的支点。
这次找的卖点无疑是极为成功地抓住了“时代背景”做文章,但又没有触碰到底线,反而让观影者产生了不少的感慨。
仅仅一天时间,山楂树之恋票房就暴增一千五百万。
成功突破了一个亿
接着又在第二天以一百万票房的优势反超了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的单日票房。
这可以说是内地电影史上的一个奇迹
首次有一部文艺电影的票房超过热销的商业电影,尽管只是单日票房,但也不得不说一句厉害。
接下来的一周时间,山楂树之恋的票房有所回落,但单日票房皆维持在八百万以上。
终于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山楂树之恋这部电影以一往无前的姿态突破了两亿票房
杨严也成为了一位拥有两亿票房电影代表作的青年演员。
这一步的迈出是关键性的。
这意味着杨严终于有点实力派的意思了。
最起码之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电影剧本在此之后也将开始对杨严敞开怀抱。
他觉得往后无论是再热门再内定的剧作,自己应该都能够得到重视了。
只要他有意向接触,对方最起码会发一个试镜邀请过来以示尊重。
当然,人家发了,你好不好意思去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杨严忽然就想起来三位影帝竞争同一个角色的传闻,这种“珍珑棋局”是无解的。
他很有自知之明不可能瞎掺合的。
山楂树之恋这部电影可以说是票房与口碑齐飞,在经过最初的质疑之后,接下来的观影者的反馈都是好评不断。
刘雨琪看完电影感慨了一番,觉得自己果然不适合看文艺片,更别说还是爱情文艺片。
打瞌睡倒不至于
但是吧,看完总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堵在她的心口,让她很不爽。
还好她也就跟着守林人看看文艺片,毕竟他写影评的大多数都是文艺片。
一年也就一部,她能忍
谁让她很奇葩地粉了个奇葩影评人呢。
不过山楂树之恋确实是一部很棒的电影。
起码质量上没问题,纯纯的爱恋也很美好。
就是最后的结局处理地不大好,非要煽情一把,让男主角死了,然后独留女主一个人悲痛欲绝。
这就太坑了、也太狗血了。
就不能单纯一点,好好的谈个恋爱吗
然后她就去翻守林人的影评看,难道一段简单美好的也能分析出什么深刻的大道理来吗
比如说婚检的必要性
又或者是电影结局男女主角的“爱而不得”让守林人特别有感触
怀着万分好奇的心情,她点开了守林人的影评,然后就被镇住了,她越往后看,越发地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有仔细的看过这部电影
她和守林人看的是同一部电影
不可能吧
惊呆了
看着他的影评,刘雨琪一边回忆电影的细节,好像确实人家守林人分析的有点道理啊
啧,一身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
照着守林人那么一说,这部电影和生化危机有啥区别
都是被感染,都是狂躁,都是嗜血
只是一个会死,一个很难死罢了
额滴天。
刘雨琪觉得她不能再脑补下去了,她都从生化危机联想到暮光之城去了。
毕竟人家吸血鬼也是被感染,也狂躁,也嗜血
还帅
倒是很符合杨严最后在影片中苍白的形象
这么想着,她的关注点就有点偏。
忽然暗戳戳地登上了微博,关注了杨严,然后把他所有带图的微博都给翻了一遍。
啧,有点帅啊
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