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内修建仓廪,朕会令户部、工部与你兵部一同磋商,在三日之内给朕一个好计划。」
「臣遵旨。」楓
……
三日时间很快过去,在各部的联合协调之下,一份完善的计划书便奏呈给了苏言。
各部的计划是,为了减少运输的成本,尽量走水路进行运输,主要从湖广、交趾与关外三省进行调动,再加上各地储备在仓廪内的粮草,走水路先集中送至陕西布政使司,随后再从陕西出发,穿过甘肃、安西、伊犁,最终进入濛池都护府。
这里的水路包括海路、长江水道、大运河和黄河水道,不论从哪个目的地出发,最终都要驶入黄河,抵达陕西再搬卸粮草,而征发的民夫则是在粮草运输的同时就在黄河两岸的省份征募,凡是报名参加的民夫,一律有丰厚的工钱。
这个计划,算上购买粮草的部分,朝廷至少需要拨款八百万两白银——要购买的粮食不仅仅是五百万石,还要算上路途中民夫人吃马嚼的消耗,至少要往濛池调取一千多万石粮草才能最终确保有五百万石成功送到。
除了征发民夫外,兵部还联合总都督府确定了要往西部调动的兵马,他们准备调动驻扎在乌斯藏的第三镇与目前在山东的第四镇作为西征军,乌斯藏经过这么多年的治理,已经基本平定下来,因此他们认为将第三镇调走没有多少问题。
不过苏言还是驳回了他们的想法,苏言只同意将第四镇调往西方,至于另外一个军镇,他下令将几年前从帝国境内的异族中征募的四个步兵旅集中编为第八镇,由第四镇与第八镇一同参与西征。楓
这第八镇的组成编制由第一朝鲜旅、第一日本旅、第一交趾旅与第一缅甸旅组成,在四个旅编为一个军镇后,其前缀便被去除,只按兵员出身的族群名称称呼。
至于这支西征军的统帅,苏言将在北方驻扎多年的安西伯傅兴华调回,任命傅兴华为第四镇、第八镇总兵,以贺珍之子岐侯贺申、定国公张名振之子张普为副将,一同前往。
为了避免提前被俄国得知夏朝的意图,朝廷没有直接授予傅兴华名号。
除了这第四镇和第八镇外,预定的对俄战争中的参战部队还有鲜卑利亚都护府下属的两个骑兵旅,朝廷准备等开战之时,就将其归入傅兴华的调遣。
……
另一边,经过数个月的平定,希瓦汗国全境基本都落入夏军掌控之中——不过因为夏军的兵力较为集中,
所以基本是以虚控为主,夏军主要部署在希瓦、阿姆河沿岸绿洲与科奇喀拉一带,其中希瓦是在原希瓦城的旧址附近重建的新城,夏人将其建造成中式风格的城池,未来也将迁移部分人口至此重建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夏军也占领了一座名为玉龙赤杰的城市,玉龙赤杰作为数百年前花剌子模汗国的最大城市,在遭受过蒙古西征大军系统性的屠城,其人口被灭绝性屠杀,这一地区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恢复元气。楓
当夏军接受城市时,他们见到的是一座落败的新城,旧城早已被蒙古人掘开阿姆河后被河水淹没,新城是在屠城的许多年后才重新建造的,这数百年的时间甚至没能让它恢复到鼎盛时期的十分之一,一直到现在,常住人口也才不过数千近万人。
在希瓦各地基本停止抵抗后,沐天波开始思考要如何对这里施行统治,濛池都护府的辖区过大,显然不能将希瓦直接并入,沐天波因此上奏朝廷,请求在希瓦建立省级统治机构,因为这里靠近前线,又主要以敌视夏朝的异族百姓为主,他建议设置偏军事化的都司进行治理。
另外,虽然有夏军在此地进行屠杀的原因在里面,但一直到夏军全面控制希瓦汗国,整个地区的人口居然只有不到十万,以定居的乌兹别克人为主,他们大多数住在城市和绿洲中的村庄里,本就数量不多的土库曼人又在与夏人的战争中损失颇多,人口锐减。
虽然希瓦人口不多,但为了有一个稳定的后方,夏军还是留在了希瓦境内,而没有继续向南进攻,沐天波下令对治下的人口进行新一轮的登记普查,弄清楚到底有多少平民,同时笼络本地的乡绅,让愿意与夏军配合的乡绅临时出任官员,协助稳定地方秩序。
夏军的停止进攻给了波斯人准备的时间,在理事会的命令下,波斯各地的预备兵员都被征召入伍,分发武器接受短暂的军事训练,随后被派往北部边境。
除了征兵之外,波斯人还在北部边境的各个要道修建大量的木堡据点,希望能够以此来减缓夏军的进攻速度,不过在波斯人大规模征兵的同时,在其东北部的布哈拉汗国在没有与夏军联合出兵的情况下,主动向南发起进攻,对波斯东北部重镇木鹿展开围攻。
布哈拉军队的动作也很快引起沐天波的注意,沐天波没有阻止他们的意图,他刚好也想让布哈拉军队作为探路前锋,先试探试探波斯军队的北部防线和防守力度。楓
不过,布哈拉军队因为还处于中世纪晚期的军科水平,对那屹立在山丘之上的城市几次发起猛攻,却都被波斯军队轻易击退,几乎每次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