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王尚礼的共同商议下,孙征淇提议大军应该撤离黎平,退回贵阳保卫大本营。
面王考验般的询问,他保持着难得的冷静,说道:“楚军兵力几倍于,且定远随时可以南下都匀,切断我等退路,若是退路被断,则我军这上万将士将悉数覆灭于此。”
王尚礼点了点头,对他的回表示认同,两人意见一致,秦随即开始准备后撤,并于二月初六日开始陆续撤退。
但秦军撤退的动静哪里能逃过楚军的眼睛,眼见秦军居然准备后撤,美湖伯赖洵生怕到嘴的战功飞了,当即下令对秦军展开全线进。
赖洵麾下中军参陈世也算是最早跟着苏言的人,但他因为一直没有突出的军功而迟迟没能升官封爵,眼见比自己资早或资历晚的都成伯爷侯爷,他的心里何受得了,憋着一股气誓要凭借着此次军功搏得一个伯爵。
因此,在赖洵下令进后,陈世泰身披两层重甲,身先士卒向秦军固守的铜鼓卫展开猛攻,其麾下将被陈世泰如此身先士卒的勇猛激励,也都呐喊着投入攻。
双方激战数个时辰,秦军溃败,身中两箭的陈世泰手持楚军军旗站在城墙之上,他的身后,众多将士蜂进入卫城,夺下此地。
铜鼓卫的失守只是一个开始,孙征淇决定撤退后,秦军上下就无心再战,在楚军猛攻之下秦军几乎是全线溃败,孙征淇王尚礼只能稳住部分兵马有撤退,眼睁睁看着黎平府在楚军的乘胜追击中陷落。
东线的失守之快超出了孙可望的预期,他没想到自己的世子有了王尚礼的辅佐也没挽回败局,将黔东失于楚之手。
此时广西楚军始终保持着佯攻姿态,而没有真正发起进攻,经老到的孙可望顿察觉了其中的端倪。
他认为广西楚军并非真正想要进攻,而是虚张声势,牵制他的兵力和注意力。
他虽然察觉出郭之奇的真正意图,但他并不清楚楚军的真正进攻方向在哪里,可占领黔东的楚军已经成为最大的威胁,容不得孙可望多想,他赶忙率领侍从离开行营,返回贵阳坐镇。
也就是同一个月,苏辅返回南京,接管在城北行营中待命的新编丙等旅,在南京休整几日后,他就率军上下关港口内停泊的远洋舟船,远征朝鲜。
在苏辅临行前,苏言亲自行送别,他拍着这位便宜堂弟的肩膀,叮嘱道:“此去路途遥远,异国作战机重重,切莫贪功冒进,应步步为营,小心谨慎,记。”
苏辅听见苏言如此关切的叮嘱,心中感动分,他的眼眶噌的一就红了,抱拳答应道:“(本章未完!)
第二百七十八章 土司参战
温馨提示:为防止内容获取不全和文字乱序,请勿使用浏览器(a)阅读模式。
末将谨遵殿下嘱咐。”
时人称赞此次远征为“神宗御倭援朝以来,二次展露天朝上国雄风之举”。
……
贵阳府,阳行。
孙可望返回贵阳后,马不停蹄地调遣兵前往都匀府防备楚军,并让世子孙征淇返回贵阳,军务由王尚礼接管。
同时,他又接连几道命令送往四川,希望蜀王刘文秀够念兄弟手足之情,率军南下增援他一手。
但刘文秀一只顾经略四川,里肯理会孙可望的请求,他借口四川事务繁忙,无暇分兵南顾,直接拒绝了孙可望的要求。
孙可:救救我,救救我,救救)
刘文秀:我不。
刘文秀的拒绝虽然在孙可望的意料之中,但他还是颇为恼怒,在贵行宫内大骂刘文秀,称他为白眼狼、叛徒。
但也只能过过嘴瘾,他在贵阳的咒骂完全影响不了远在四川的刘文秀,他只能加紧在云南后方征兵,并派人游说南土司,以重兵雇佣司参战。
在孙可望的金钱攻势之下,许土司都选择了站在孙可望这一方,他们派出族内最善战的将士前往贵州参战。
别看这些土司兵的武器装备比不过全副武装的汉人,但他们的装备都五花八门,像什么古老的藤甲兵,或装备毒箭的弓手,军中也时时能够看见庞大的战象——作为古代的生物坦克,它曾经击败过清军,孙可望对其寄予厚望。
在孙可望的亲自调遣下,秦军在都匀府一线部下了重兵守,防备楚军西进——楚军在稳定黔东局势以后,果然在苏定远的率领下攻打都匀。
然而秦军在此地部下重兵把守,一时成功挡住了楚军的攻,为秦军援军的到来和招兵买马取得了时间。
眼见攻势被阻,苏定远命刘芳名改道播,穿过播州直取贵阳,但播州土司已经与孙可望结,当土司深知他们在面交锋中不是楚军的对手,便托对环和地形的了解,在楚军的必经之路上设伏。
“有埋伏!”
“撤!撤退!”
楚前锋穿过一道谷地时,从两侧山崖上突然落下大量滚,那些滚石直接将楚军的队列砸得七零落,领队的前锋拔出佩刀,用那带着宁夏口音的话语高声呐喊着。
他话音落下,其麾下将士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