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屋内其他的老人都没有开口说话,他们还没有从这首侠客行里走出来,还在仔细品味着。
陈天弘在念完侠客行后,也是合上了嘴巴,去观察一众老人的神色,在看到老人们没有皱眉或者其他不愉之色后,他这才松了口气。
拿起茶杯,陈天弘喝了一大口,念诗不渴,但刚刚回答问题的时候,说的话有点多,他有些渴了。
在喝水的时候,陈天弘同时还在心中向李白道歉。
“抱歉啊大诗人,把你的这首词删减了几句,改了最后一句。绝对没有恶意篡改的意思,实在是按照您的原文,他们理解不了啊我也没办法去一一解释咱们世界的历史。莫怪莫怪”
侠客行原作一共120字,陈天弘念出了80字,有40字,合计8句没有念出来,倒不是他不想念,而是这8句所写皆是李白借鉴的历史典故。
像“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救赵挥金槌,hd先震惊”就是借用战国信陵君救赵的故事。
秦军围攻赵都hd,赵国平原君向信陵君告急,信陵君用侯嬴之计,窃得魏王兵符,朱亥锤杀魏将晋鄙,自将魏军救赵,遂解hd之围。
这四句念出来,赵寿生他们绝对听不懂,而陈天弘如果解释的话真不是一时半会能解释清楚的。
因为这是另外一个世界的历史,仅凭几句话,是不可能让赵寿生他们明白的。
所以,陈天弘也只能忍痛去掉了,还好李白的诗,即便删减,那也是千古名句。
至于最后一句“少年侠客行”,其实原句是“白首太玄经。”
这两句真正代表的含义,并不是赵寿生理解的那样,而是李白借用杨雄的故事,反衬侠客的精神。
说的是,有谁愿像扬雄那样的儒生,白首著书,老死窗下呢
不过,即便陈天弘删减了,但侠客行所表露的侠客精神是没有变动的,况且最精彩的词语他还是留着的,影响不是非常大。
“哈哈,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好功夫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好气概当浮一大白啊”
“我们怎么选择在这个茶楼啊就应该选个酒楼。天弘,你晚上别回学校了,陪我喝一杯。”
性子最为活跃的柳生,大笑着说。
这首诗所表达的豪杰气概,很合他的口味,本来因为冯子杰的关系,柳生就很喜欢陈天弘,现在这首诗一出,他看陈天弘更是顺眼了。
“老柳,你还敢喝酒,忘了上次你多喝了几杯,差点连老命都丢了嘛天弘是学生,晚上还要回去上自习课,你别瞎安排。”
冯子杰适时的替陈天弘把话接了下来。
“哈哈激动了激动了”
柳生不以为意,依然高兴的大笑。
“老柳说的没错,真是一首好诗啊好一个少年侠客,好一个白衣纵马的少年郎,年轻人是得有股子精神气”
“天弘,你这是在映照自己的武侠梦嘛不过你现在所写天龙八部里的人物,没有这种气概吧”
山羊胡老人先是赞叹了诗词,后又提出了疑问。
结果陈天弘仍然没有机会开口,又被人抢答了。
“谁说没有的,乔峰难道没有如此的英雄气概嘛”
“乔峰是个大豪杰,可并不是少年啊”
“这首词是礼赞侠客精神的,是表露豪情壮志的,少年亦可,中年亦可,老年也亦可。老李,你着相了啊”
“侠客精神我认同不过我还是觉得这首诗和天龙八部的角色对不上,倒很适合赵老书里的玉昆仑,白衣白马,豪情万丈,仗剑出蜀,不图名利,一片侠骨丹心”
“瞎说”
一时间,屋内的老人们开始争论起来,却将陈天弘这个正主晾在了一边。
不过他们在争吵的同时,也侧面证明了侠客行是一首好诗,也代表着他们心里已经很认可陈天弘了。
对于这样的场面,陈天弘也只能正襟危坐,脸带笑容,默念沉默是金,前辈们的事情,他一个晚辈可不能参与。
只是看到老人们争吵的脸红脖子粗,陈天弘很是担心这时他看到赵寿生正慈善的看着自己。
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赵老,您能不能给我讲解一下武侠文化啊我很喜欢看您的昆仑,特别喜欢玉昆仑所唱的那首诗歌。”
“意气少年郎,仗剑走四方横剑荡秋野,匹马入斜阳江海浮云意,道远历沧桑向来天地阔,不必忆霓裳青山旧路在,白首醉还乡”
先问,后捧,亦是吸引老人们的视线。
果然,在陈天弘说完这几句话后,老人们停止了争吵,都有些不好意思,自己一大把年纪了,还当着一个孩子的面
还好,此时赵寿生开口了,他回答了陈天弘的问题。
“武侠文化起源于远古时期的部落战争,那时候习武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至于“武”与“侠”结合的开始,是由士大夫中“士”化分而出,即所谓文者为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