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一直在看的,正是雪中悍刀行
几十分钟后,阎明诚也看到了温华在京城比赛的那一段剧情,与李道然和杜怀文关注老剑神那两愿的不同,阎明诚更多的看的还是温华与主角徐凤年两人之间的兄弟情谊。
特别是两人六千里的游历期间,温华把最好的吃食留给徐凤年,让他看的更是内疚不已,阎明诚想到了小时候,以前兄弟也是这样,但凡好吃的东西,总会想着给他留一份,不似亲兄弟,胜似亲兄弟。
书中的这段描写让阎明诚代入的很深,也让他的内心出现了动摇。
书接上文,接下来的剧情是徐凤年也来到了京城,要上朝面见离阳皇帝,这段剧情写了有两章,阎明诚根本就没有细看,他想看的是温华。
他在等着看温华和徐凤年相见的场面。
想看两人互道接头暗语。
“馒头白啊白,白不过姑娘的胸脯小荷翘啊翘,翘不过小娘的屁股”
想看两人见到各自为对方准备的礼物时的反应。
徐凤年准备的是他入北莽江湖时,取到的那柄春秋名剑,这是他拼命换来的,那句名句,“我曾春秋换春”雷就是来源于此。
而温华准备的是那套春宫图册,和春秋名剑相比,这件礼物简直不值一提。可这套春宫图是当年兄弟一直挂在嘴上最想要的礼物,是他辛辛苦苦用攒了几年的钱买下的,论情谊价值并不输与那柄名剑。
跳过这两章,剧情终于到了温华。
这一日,温华的第四场比剑开始了,他的对手是棠溪剑仙卢白颉,这是位只差一步便可等登临陆地神仙的人物。
双方比剑时,恰好落雪伊始,一身寒儒装束的卢白颉负剑霸秀飘然而至,若不是身在人间,所有人都会认为这时一位神仙人物,用现代的话说,是一位自带bg出场的男人。
而反观温华,依然是吊儿郎当的,不过总算换了一身不那么邋遢的光鲜行头,奈何这家伙相貌气度不讨喜,并没有场下的女子为止喝彩。
温华也没有看到自己最爱的那位女子到来,想来是以为他会输吧。
下面的剧情却没有接着写温华比剑的场面,而是笔锋一转,写起了主角徐凤年去见了一位老儒生,谈起了以前的春秋琐事。
阎明诚对此是一目十行,直至章节的最后看到主角说的一段话,才放慢了速度。
书中是这么写的
“北凉参差百万户,其中多少铁衣裹枯骨”
“试听谁在敲美人鼓,试看谁是阳间人屠。”
“星斗满天,谁睡也”
这是北凉的镇灵歌,是北凉王徐晓马踏春秋时候的镇魂曲
阎明诚面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画面,北凉铁骑的马蹄如雷,战鼓声何其壮烈,那时大军阵前的北凉王又何其的霸气
要是搁在以前,他估计会为这几句诗词大声喝彩吧
可现在他实在是没有心情,还是继续看温华吧
点击下一章。
在这一章里,终于说出了温华这场比剑的结果,依然是没有胜果然没有辱没他的那句称号,温不胜
不过这一次相较前三次落败,总算打了个平手,事后棠溪剑仙还将自己的佩剑古剑霸秀相赠。
这可是一柄名剑用温华的话说,应该挺值钱的,可以换银子,所以这哥们也不含糊,就给收下了。待他回到自己的住所,便开始和那个叫六缸吹嘘自己的剑法,还有吹嘘自己的兄弟。
被称之为吴六缸的男人也随即调侃温华,还有他嘴里的兄弟。
一向不正经的温华破天荒异常严肃的告诉他,他这人可以什么都不在乎,随便开玩笑,但是有两件事绝对不允许,一件是不许碰他的木剑,还有一件就是不许说他兄弟坏话。
看到这一段的阎明诚又记起了往事,曾经他也如同温华这样,有一个原则,谁敢说他兄弟的坏话,他第一个不答应。
这让阎明诚的内心再一次动摇,此刻他在想如果换做书中的温华,面对自己现在的处境,会怎么选,是背叛兄弟选择保家庭,还是
带着纠结的心里,阎明诚接着往下看。
一辆寻常装饰的马车来到了院门外,坐着一个老头,和一名被誉为声色双甲的绝美女子。
女子微笑道“让他杀徐凤年”
老人姓黄,名龙士,自号黄三甲,他脸色平静点了点头。。
老头儿盘膝坐地,说道“温华不重义,只重情。可天下情之一字,分男女私情和兄弟之情,我倒要看看,这小子舍不舍得拼去他有望成就陆地神仙的剑,舍去他心爱的女子,去换一份短短一年结下的兄弟情。”
绝美女子下车后,拢了拢披在身上的雪白狐裘,默念道“可怜。”
“叮咚”
手中的酒杯翻到在吧台上,酒水散落,还好酒杯并未碎裂。
阎明诚却没有去管酒杯,他死死的盯着书中黄三甲说的那句话。
黄三甲在传授给温华两招剑式的时候曾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