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老爷子一走,燕王必定发难(1 / 2)

朱小宝闻言笑了,顺势点头应道。

“那孙儿就多谢老爷子夸奖了。”

朱元璋这会儿是打心底里畅快,自打蓝玉来了,脸上的笑意就没断过,他拉着朱小宝和蓝玉,语气里满是振奋。

“这可是正儿八经的万邦来朝啊!”

他朗声大笑。

“当年大唐有的气象,咱大明如今也得有,甚至要更盛!哈哈!”

笑过之后,他神色一正,细细叮嘱道。

“不过咱大明的门面得撑起来,万万不能失了礼数,宫里那些该翻修的地方,得赶紧动工拾掇,可不能让外邦人看了笑话去。”

“还有,你俩记着,提前跟礼部打招呼,让他们把该预备的仪仗、宴席、接待章程都一一备妥……可不能出半分差错。”

朱小宝笑着劝道。

“皇爷爷,这些琐事您就别费神操心了,孙儿这就吩咐礼部,让他们把所有事宜都安排得妥妥帖帖,到时候,您老只需安坐殿上,好好瞧瞧这万邦来朝的盛况便是。”

朱元璋闻言朗声一笑。

“不光是咱要看,咱还要让你在四海万邦的瞩目下,风风光光地从咱手里接过大明的江山!”

老爷子望着朱小宝,眼神里满是期待,那目光中既有对孙儿的肯定,更有沉甸甸的鼓励。

朱小宝深吸一口气,语气里带着几分郑重。

“皇爷爷,您都为大明操劳一辈子了,别再事事为孙儿操心,如今,该轮到孙儿替您分担,好好孝敬您了。”

蓝玉也在一旁帮腔。

“就是这个理!”

“养儿防老,养孙何尝不是?这小子长这么大,可不就是盼着能替您老分劳解忧的?他要是敢不孝顺,您一句话,咱立马替您教训他!”

朱元璋眼睛一瞪,带着几分护犊子的架势。

“你敢!咱自家的孩子,要教训也轮不到你插手!”

蓝玉见状,脸上露出几分无奈,连忙顺着话头应道。

“是是是!您老说得对,自然该您老亲自教训。”

朱小宝哭笑不得地叹道。

“怎么一个个都想着教训我?就不能正经为我骄傲一回吗?”

“哈哈哈!”

朱元璋先笑出了声,指着他道。

“这孩子,脸皮是越来越厚了!”

“可不是嘛!哈哈哈!这臭小子!”

蓝玉也跟着朗声大笑,三人之间的气氛愈发热络。

笑了一阵,朱元璋转向蓝玉,语气带了几分郑重。

“蓝玉,咱和咱大孙合计着,新朝用个‘建平’做年号,你觉得咋样?”

蓝玉闻言神色一振,当即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

“好家伙!建平!建设太平!这名号起得实在,既合了眼下的时势,又透着长治久安的气象,好得很呐!”

朱元璋笑着改口。

“不过细想起来,咱觉得‘建文’二字似乎更顺耳些。”

蓝玉却连连摇头。

“不妥不妥!”

“‘建文’听着文绉绉的,倒像是咱大明没了武备似的,还是‘建平’好,既有建设之功,又含太平之象,硬气!”

朱元璋咂摸咂摸嘴,点了点头。

“你这么一说,倒确实在理,明年是洪武三十一年,过了年便是建平元年?”

“好!就这么定了!”

蓝玉猛地一拍大腿,语气里满是赞同。

三人正说得热络,赵婉儿含笑走了过来。

她如今已怀了五个多月身孕,腹部愈发显怀,步态也沉稳了些,柔声说道。

“皇爷爷,蓝舅姥爷,相公,饭都备好了,咱们边吃边聊吧。”

“好!”

蓝玉和朱小宝齐声应着,一左一右搀扶起朱元璋,三人慢悠悠朝中厅走去。

桌上摆的都是些家常小菜,却是徐妙锦亲手做的,味道十分地道。

午饭时,蓝玉陪着朱元璋多喝了几杯,席间谈笑不断,气氛热闹又惬意。

吃过午饭,老爷子便回房午睡了。

朱小宝则起身送蓝玉出宫。

刚与老爷子分开,蓝玉回头看了朱小宝一眼,眉宇间染上几分凝重,轻轻叹息道。

“老爷子的身子,看着是越来越不济了。”

朱小宝沉沉点头,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低落。

“太医院那边早有预估,说也就这一两年的光景了,依我看,顶多撑到明年。”

他说着,神色愈发暗淡,鼻头猛地一酸,过往种种与皇爷爷相处的片段忽然涌上心头。

那些耳提面命的教诲,那些看似严厉实则疼爱的眼神,那些一同议事时的默契……

不知不觉,朱小宝的眼眶就红了。

蓝玉见状,伸手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带着几分宽厚的劝慰。

“别想太多,也别给自己揽太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