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这老小子瞎折腾,太孙殿下也犯不着借题发挥,更不会牵连到咱们头上!
范敏耷拉着脑袋,心里把肠子都悔青了。
跟太孙唱反调的,就没一个有好下场!
自己这官丢了不说,还成了同僚眼里的扫把星,以后的日子怕是难熬了。
朱小宝又问。
“可还有要议的?没有的话,孤说个事,今天就把都察院左都御史定下来吧。”
“孤提议李景隆,你们可有意见?”
内阁先表态。
“臣等没意见!李景隆当御史四年,破了不少大案,连代王都敢弹劾,硬气!让他接暴昭的班,合适!”
“臣等附议!”
“成,就这么定了。”
朱小宝摆摆手。
“没事的话退朝吧。”
小朝会一结束,朱小宝就让郑和去吏部取来大明在编官吏的名册。
这一下午,他都埋首在这些名册里琢磨。
首先得给吏部动个大手术,詹徽的吏部尚书之位必须得挪挪地方。
要么让他只挂个虚职,把实权交出来;要么干脆卸任。
朱小宝更倾向于后者。
眼下最有资格接吏部尚书位子的,当属吏部左侍郎杜泽。
这老小子从员外郎一步步爬到侍郎,在吏部待了十来年,虽说没立过啥惊天大功,可也没犯过啥大错。
能不能扛得起吏部尚书这担子,还得拉出来遛遛才知道。
除了吏部,刑部也得调整调整。
杨阁老早该从刑部尚书的位置上退下来了,现在刑部的实权其实早落在左侍郎夏恕手里,这小子跟着杨靖破过不少大案要案,是时候给他个正儿八经的名分了。
至于户部,傅友文当侍郎都快十年了,户部一直没设尚书。
这次假币案要是他能查出点名堂,朱小宝打算把他往上提一提。
其他衙门暂时先不动,免得动静太大吓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