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封地的好坏,全凭皇帝一句话,她怎能不紧张?
要是分到云贵川,那自家孩子可就得遭罪了。
朱小宝答道。
“交趾。”
张德妃顿时喜上眉梢。
“多谢太孙殿下!”
朱小宝摆了摆手,笑着解释道。
“张姨娘别客气,交趾那边还算太平,不像北疆那么凶险,经济也不错,二十一叔去了不会吃苦的。”
“但有件事,我还是得说清楚,跟北疆不一样,二十一叔去交趾就藩,王府就不会再有军权了。”
这是朱小宝对藩王制度的初步调整,第一步就是收回兵权。
从沈王开始,往后的藩王都别想再掌兵权,各地尽量维持三司主导的行政架构。
朱模倒是满不在乎。
“那敢情好,我还懒得管那些事呢!”
他打小就跟着朱小宝上树撒尿、下河摸鱼,如今都要成年了,还是这副吊儿郎当的样子。
张德妃心里却门儿清,军权这东西就是把双刃剑,自家儿子根本驾驭不了。
如今朱小宝把话说在前头,她反倒更放心了,知道这是为朱模好,忙又道谢。
“多谢太孙殿下!”
朱小宝笑了笑。
“张姨娘太见外了,您放心,我会跟交趾那边打招呼的,保证二十一叔不受委屈。”
说完,他便转身离开了。
其实这也是朱小宝释放的一个信号,就是给各地藩王们提个醒,他要调整藩王的权力和职能了,好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
谨身殿的案头上,已经堆了好几份奏疏。
朱小宝拿起李景隆的那份,内容是说北平王府的俸禄比其他王府高太多,请求削减。
这李景隆倒是深得他心,没提削减地方军费,专盯着王府俸禄。
要知道,大明早就明文规定了各王府的幕僚人数和俸禄标准。
这几年,北平王府总以增设幕僚为由,一个劲儿地加俸禄。
朱小宝暗赞这奏疏写得有水平,批阅后让郑和送到司礼监,转内阁处理。
经三位阁老分析后,当即决定裁掉北平王府二十九名幕僚,削减六万两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