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按詹徽说的办,可迁谁过去呢?”
这事儿确实头疼,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是落叶归根,谁愿意背井离乡啊?
梁焕出主意道。
“要不迁流民过去?只要在倭岛给点好处,还怕没人去?”
他接着说。
“现在好多老百姓因为战乱、饥荒,没在官府登记造册,成了黑户,想找活儿干都难,要是朝廷给他们上户口,说不定乐意去倭岛闯闯。”
朱小宝想了想。
“流民手头没钱,工部去民间招些工匠,给重赏,让他们去倭岛盖房子。”
他又冲傅友文说。
“户部把从倭岛运来的钱,让铸钱司铸成银钱,给工匠发工钱,记住,得盯紧了,谁敢中饱私囊,往死里罚!”
“臣遵旨!”
朱小宝又吩咐。
“内阁挑些土豆、玉米、红薯等好耕种的种子,送倭岛去,先把庄稼种起来。”
安排完这些,杨靖又问。
“太孙殿下,派谁去管凿齿布政司啊?”
朱小宝看向众人。
“你们有推荐的人选吗?”
詹徽说。
“解缙!他在交趾干得不错,把那儿从乱糟糟治理得欣欣向荣,是个能干事的。”
朱小宝点头。
“行,就让解缙升为武英殿大学士,封凿齿侯,兼任布政司使。”
大伙儿都觉得靠谱,倭岛那烂摊子,除了他还真没人敢接。
“都指挥使司和按察司使呢?”
朱小宝又问。
詹徽推荐。
“刑部左侍郎刘鉴明当按察使吧,他懂刑法,在地方待过,资历也够。”
“准了。”
朱小宝应道。
詹徽又说。
“五军都督府指挥同知付长星当都指挥使司咋样?”
朱小宝没吭声。
詹徽已经推荐了一个人,再占一个位置,倭岛的官儿就都成他的人了,这可不行。
这时候,梁焕站了出来。
“我倒有个人选,原武襄军指挥使,徐膺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