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等会儿咱看还有多少惊喜(1 / 2)

詹徽接着说道。

“直隶四百三十万,浙江二百八十万……”

当说到交趾布政司人口反超云贵时,朱元璋的茶盏差点晃到龙袍上!

朱小宝握着朱笔的手也顿了顿。

那可是当年的蛮荒之地啊!

更扎心的是识字率。

三千万人里,认字的才三十万,跟撒在稻田里的芝麻似的。

虽说青壮劳力占了大头,但出生率像泄了气的皮球,任朝廷怎么劝生都不见涨。

詹徽说到这儿,偷瞄了眼朱小宝。

太孙殿下那“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方子,谁都知道是灵药,可牵一发而动全身,谁敢轻易下这剂猛药?

一个时辰的汇报,听得人直犯困,朱小宝却边听边在札子上沙沙记着。

旁边的御史中丞悄悄把佝偻的背挺直了些,储君都这么拼,自己站成个木头桩子像什么话?

“陛下、太孙殿下,臣已汇报完毕!”

詹徽说完,正要退出班列,朱小宝突然开口。

“詹大人请留步!”

“人丁藏猫猫,生养似挤牙粉,这症候咋医?”

詹徽额头冒汗。

“臣……臣发动全体堂官劝生!”

“要是劝不动呢?”

朱小宝追问。

这话要让朱元璋来问,怕是詹徽的官帽都得飞起来了。

詹徽噎了半晌,朱小宝摆摆手道。

“先归列吧,该刑部杨大人了。”

杨靖一开口,就甩出了重磅消息。

“全国大案三百六十起,地方按察司办了一万三千六百件!”

犯罪率高低,是直观反映一个地区社会教化成效与治安状况的重要标尺。

江南夜不闭户,北疆却像捅了马蜂窝,云贵广更是犯罪率爆表。

可最邪门的是交趾。

跟云贵广做邻居,犯罪率却低得和福建浙江肩并肩!

杨靖自己核对了三遍,才敢报出来。

“交趾为啥犯罪率这么低?”

朱元璋敲了敲龙椅扶手。

杨靖琢磨半天,蹦出个自己都觉得玄幻的答案。

“许是教化做得透,百姓懂法怕法?”

这话戳中了痛点。

云贵广那些土司盘踞的地方,官差进去得揣着保命钱,百姓连王法长啥样都不知道,遇事只知道抡刀斧。

明初对西南投入少,地方官跟土司勾结,把百姓踩在脚底下,可不就成了法外之地?

才听了俩部门汇报,日头就爬到当空。

朱元璋难得开恩赐宴,扶着朱小宝往偏殿走时,压低声音说。

“大孙,这交趾藏着宝呢!”

吏部的人口反超,刑部的低犯罪率,让老爷子眼里直冒光。

“解缙这小子有两把刷子啊,你挑的人没错!”

朱小宝谦虚地笑道。

“都是皇爷爷调教得好。”

“得了吧。”朱元璋拍着他手背,“等会儿看还有多少惊喜砸咱脑袋!”

用过午饭后,爷孙俩晃回谨身殿,接着开年底汇报大会。

现在轮到工部了,自从他们听了朱小宝的主意,把工程进度全做成了表格,现在看长城修到哪,大坝多高了,跟翻日历似的清楚。

眼下全国正砸钱的大项目可不少。

北边在给长城打补丁,新安江和太湖正修防洪大坝,京杭大运河更是重点照顾对象,又是挖清江浦,又是治吕梁洪,还顺便开了条台州白塔河航线。

最绝的是“引黄济运”,直接让黄河给运河送水,漕运船跑得比谁都欢。

燕王朱棣在北平也没闲着,派宋礼把会通河收拾得明明白白,江南到北平的水上快递专线一开通,北方经济跟打了鸡血似的蹭蹭涨。

不得不说,这位王爷搞建设的眼光比带兵还狠。

陆路也没落下,好多地方的官道一遇雨天就变泥潭,现在正忙着铺石子路,以后马车下雨也能撒欢跑。

至于钟山皇陵、皇宫大院,还有各地孔庙祭坛,全都在加班加点赶工。

工部汇报特别省事,毕竟进度表早就往宫里送了,朱元璋和朱小宝随时都能翻查进度。

工部刚退下,礼部尚书李缘就捧着朝贡名单上来了。

“启禀陛下、太孙殿下,今年来我大明朝贡的,有朝鲜和占城。”

想当年,元朝成吉思汗一路打到东欧,朝贡国都能列一火车了。

如今明朝就剩了俩,朱小宝听得直皱眉头。

毕竟朝贡国越少,大明的吸金能力就越弱。

要是能将这朝贡体系玩转,那妥妥就是大明经济的助推器!

李缘还特意提到了倭国。

元朝时他们还认大哥,现在不光断了联系,还总在东南沿海搞事情,跟个刺头似的。

大家都盼着明年郑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