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就背着手走了,留下唐赛儿在原地发愣。
养心殿里,老爷子握着张美人的手,说。
“明日礼部去下聘,你从景仁殿挑几个得力的宫女太监跟着,内库也得送点东西过去……”
“太孙的婚事是大事,不能寒酸了。”
平时抠抠搜搜的朱元璋,这会儿倒是出奇的大方。
张美人连忙道。
“知道了陛下,您别操心这些,先把病养好最重要。”
朱元璋点了点头,没再多说。
十月下旬,应天下了第一场雪。
雪不大,落地就化了,街上冷冷清清的。
一大早,老百姓就忙着赶早集。
现在应天的集市管得很规整,以前那种乱摆摊的现象没了,街道干净多了。
集市外有个露天小酒馆,从九月底,就有个老汉天天来这儿坐着,每天点壶酒,一坐就是一天,也不知道在等谁。
冬天来了,小酒馆的生意也差了不少。
这地儿四面漏风,不像大酒铺暖和,脚夫客商都愿意多花点钱去大酒铺,谁也不想在这儿挨冻。
可这老汉就是执着,每天准时来,喝着小酒一坐一整天。
酒馆老板好奇问过他。
“您天天在这儿坐着,到底等谁呢?”
老汉就说等个人,再问就不说话了,老板也就不再问。
这天早上,老汉照旧要了壶酒,喝了几口后,突然把身上的五两银子全给了老板。
“老哥,这太多了,用不了这么多!”
老板赶紧推辞。
老汉摆摆手。
“等着人了,以后不来了。”
说完拎起酒壶就走了。
老板一头雾水,抬头往老汉走的方向看去,只见一队穿着讲究的人正从街上经过,像是宫里的贵人。
难不成这老汉等的是宫里的人?
今天是朱小宝下聘礼的日子。
长长的队伍从皇宫排到赵府,由礼部、宗人府和后宫的人组成,场面特别壮观。
纳征礼在老祖宗的规矩里可是大事,彩礼给多少都有讲究,得按身份来。
商人不能超过当官的,当官的不能超过藩王,藩王不能超过皇子。
而且女方收了彩礼,还得回更贵重的嫁妆。
在过去那个年代,娘家这么做都是为了让女儿在婆家好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