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给蓝玉想到的借口(1 / 2)

不管朱椿如何向老爷子交代,毋庸置疑,往来信件上的内容,老爷子必定会知晓。

破局的关键,就在于蓝玉与朱椿的说辞得一致。

朱小宝眉头紧蹙,专注地盯着这段史料。

方才在锦衣卫诏狱,蓝玉已经点出了老爷子怀疑的核心。

便是蓝玉和朱椿调兵的目的,究竟何在。

他必须找出一个合理且危险的理由才行!

朱小宝端起茶杯轻抿,脑中突然灵光一闪!

危险性调兵?

两川祸乱!

朱小宝忽然双眼圆瞪,眸光骤亮!

若朱椿足够聪慧,定会以此为由!

从史料来看,朱椿能让蜀地大治,足见蓝玉这位女婿,并非无能之辈。

朱小宝的想法虽冒险,却也让他有些振奋。

能否让蓝玉平安脱险,只能如此一试了!

想通后,朱小宝将书房中的史料收好,举着油纸伞,再度走入雨幕之中。

此时,谨身殿灯火通明。

透过窗纸,可见朱元璋正低头批阅着奏疏。

朱小宝驻足门外,心中万般无奈。

这一次,他不得不对朱元璋说谎。

深吸一口气后,他站在门外轻声唤了声,朱元璋似乎早已料到他会来,淡淡道。

“过来吧。”

朱小宝推门步入殿内,默默关上门后,才走到殿中行礼。

“孙儿拜见皇爷爷。”

朱元璋叹道。

“咱早说过别和咱客套,过来,坐咱旁边。”

“是。”

朱小宝走了过去。

朱元璋仍低头批奏。

“奏疏积压的太多了,咱还得再忙会儿,你有啥事吗?”

朱元璋虽未抬头,朱小宝却能感受到他身心俱疲。

“方才孙儿去了锦衣卫。”

朱小宝道。

朱元璋“嗯”了一声。

“你如何知晓蓝玉下了诏狱?”

朱小宝顿时心头一紧。

老爷子这看似随意的一问,实则是在试探是否有人通风报信。

若他直言不讳,恐怕曹泰即刻便会大祸临头。

朱小宝道。

“孙儿今晚本是想去找舅姥爷试探一番,皇爷爷先前说的蜀王与他通信之事。”

“只是没想到赶了巧儿,爷爷您先动了手,孙儿心急,便去锦衣卫诏狱问了情况。”

朱元璋手中笔一顿,待朱小宝说完,才继续批奏。

“嗯,可问出什么了?”

朱小宝答道。

“孙儿得知,当地百姓在峨眉山上主动为蜀王供奉画像,是为了感谢他治理蜀地之举!”

朱元璋批完一封奏疏合上,随后看向朱小宝。

“咱已经让人去查了,是否属实,只要问问当地百姓即可。”

朱小宝点了点头。

朱元璋继续道。

“咱让你舅姥爷入了诏狱,你可觉得咱变了?”

朱小宝摇了摇头。

“说不上变不变的,您之前就教导过孙儿,说皇帝高居上位,可以掌控所有人的命运。”

“皇帝虽可掌控所有人的命运,却也不可胡来。”

朱元璋看着朱小宝,叹道。

“咱之所以拿了蓝玉,是因为咱琢磨不透他,所以咱不能让他继续在外行事。”

“这事若查不明白,对你将来可是大患!”

“江山是咱的,为君者必须事事周全,以防任何变故,绝不能凭感觉和感情相信任何人。”

朱小宝点了点头。

老朱又问。

“蓝玉给你说了什么?”

朱小宝道。

“也没具体说什么,不过话里话外似乎透露出一层意思,也是孙儿自己琢磨的。”

“什么?”

朱元璋虎目一凝。

朱小宝道。

“他调川蜀兵力,并非防着应天,而是防西南土司。”

见朱元璋眼神犀利,朱小宝心跳加速,继续道:

“朱椿和蓝玉应当是勾结了土司,放任土司入川劫掠,兵力则是提前部署,以防事态扩大。”

见老爷子面色一沉,朱小宝赶忙道。

“皇爷爷先别动气,其中有缘由。”

老爷子怒骂。

“一群叛国之徒,能有什么缘由?”

“不忠不孝的狗东西!”

“什么缘由也不是他们放土司入川祸害大明百姓的借口!”

在朱元璋的盛怒之下,朱小宝小心翼翼的道。

“他们应当是为了钱!”

“朝廷今年将原本该给川蜀的大部分财力,调拨到了山东、湖广等地应对水灾。”

“川蜀长此以往入不敷出,财力定然捉襟见肘,加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