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宝!
齐泰直接怒了,大声呵斥道。:
“皇长孙,够了!简直是放肆!”
朱允炆也道。
“还望大哥慎言!我们年纪稍长,理应做好表率,怎能说出这般轻率的话来?”
“皇爷爷,大哥在外多年,才接触教学国本之事不久,还请您不要怪罪大哥失言!”
朱允炆看似是在替朱小宝求情,言外之意,却坐实了朱小宝的过错。
朱小宝经历过的风浪不少,朱元璋也并非糊涂之人,这点小计谋,除了彰显你格局狭隘,还能有何用?
身为大丈夫,却像妇人一样耍心眼,如何能成就大业?
不过,朱允炆确实也难以成就大业。
通观洪武、建文两朝史料可知,朱允炆生性柔弱善良,为人宽厚仁爱,表面上看具备君主应有的所有美德。
若在太平盛世,这样的皇帝即便政绩平平,也会被后世史学家着重记载。
但当下并非太平之时,北疆有枭雄正虎视眈眈地觊觎着江南的繁华富庶。
掀开朱允炆美德的表象,便能发现他性格中存在优柔寡断、多疑懦弱,且目光短浅的弊端。
在建文朝削藩一事上,他原本打算从强藩朱棣入手,却多次听信齐泰等人的建议,改为由弱到强、温水煮青蛙的策略。
如此一来,不仅未能有效推进削藩进程,反而给朱棣等强藩留下了更多筹备时间,毫无益处。
朱允炆执政期间,对文臣信任至极,对武将却防备过甚。
这导致建文朝像徐允恭这样的虎将不被重用,而李景隆等纸上谈兵之辈却深受赏识。
铁铉、盛庸等人多次击败朱棣,却屡屡被文臣弹劾,最终失去朱允炆的信任,君臣离心。
耿炳文、平安等将领更是被朱允炆推向朱棣一方,使得朝廷武将势力日益式微。
不过当下的局势,对朱小宝而言却是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