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宝也解释不清这是怎么回事。
这事儿确实透着些诡异,不过,朱小宝感觉应该是洪武皇帝在谋划着些什么。
现在这事儿在民间都传开了,只是不知道皇帝到底在布局什么。
对于这位神秘的大明帝王,朱小宝心里也充满了好奇。
“好了,我们别在这儿待着了,出去逛逛吧。”
朱小宝拉着朱栋和婉儿向大街上走去。
此时的紫禁城,暴雨如注,雨水顺着燕角檐倾泻而下,宛如串串珠帘。
谨身殿内,灯火辉煌,即便已到傍晚,这里却亮如白昼。
傅友文带着课税清吏司员外郎白光升,恭恭敬敬地站在谨身殿内。
朱元璋淡淡瞥了白光升一眼,把手中的文书递给了郑和。
郑和赶忙将文书送下去,交到了白光升手中。
朱元璋说道。
“这些商税相关的内容,你先回去好好研究一番,明日在东华门外候着朕。”
白员外一头雾水,但还是恭敬地答道。
“是,微臣遵旨!”
朱元璋应了一声,便挥手让白光升退下了。
傅友文说道。
“陛下,今日老臣听说应天府又抓了个冒充皇长孙的人。”
朱元璋点了点头。
傅友文思索片刻,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说道。
“陛下,这事儿还是尽快有个明确的说法为好。”
“再这么传下去,老臣担心会有人趁机生事啊!”
朱元璋点头道。
“咱知道了。”
朱元璋看了傅友文一眼,又道。
“对了,你户部可还能拨点钱给交趾?”
傅友文面露难色,说道。
“陛下,预算是去年就核定好的,今年实在是抽不出钱给交趾了。”
傅友文委屈的很。
交趾是您大孙执掌的地方,可大明哪个省不需要用钱呢?
您这样,也太偏心了吧!
“好了,你下去吧。”
“微臣告退。”
东宫这边,夜幕降临后,朱允炆母子心里都七上八下的。
朱允炆手中捧着书,却怎么也看不进去。
索性他便端着一碗鸡汤,去见了吕氏。
“母亲。”
吕氏接过朱允炆手中的参鸡汤,说道。
“娘都听说了。”
“眼下老大的事儿被传的沸沸扬扬,看来老爷子是有打算了。”
朱允炆垂下眼睑。
“皇爷爷太厉害了,一步步把大哥推到众人眼前,眼下百官都在私下猜测,却没人对大哥的出现表示反对。”
吕氏点头道。
“你皇爷爷毕竟是皇帝,他有手段,能从大元手里平稳接过江山,现在又能顺利地让老大出现在大家面前。”
“可是孩子,你也别太担心,咱们还是有机会的!”
朱允炆摇了摇头。
“母亲,咱们就别自欺欺人了。”
“过几天我去跟皇爷爷求求情,给我封个藩地,我带您过去好好过日子。”
吕氏怒道。
“朱允炆!你瞧瞧你说的什么丧气话?!”
“你记住!你生来就是要坐上那个位置的!”
朱允炆面露难色。
“可是母亲……”
吕氏冷声道。
“你是不是想说,只要老大露了面,你皇爷爷就会赶紧确定储君?”
“可……若是传言是假的呢?老大根本就没有复活呢?”
朱允炆大惊失色。
“母亲!您可不能乱来啊!”
吕氏笑了笑,语气也缓和了下来。
“放心吧,娘自有娘的打算。”
朱允炆有口难言,最终还是没能开口。
因为他心里也还抱有一丝希望。
他当然知道吕氏要做什么,若母亲真的成功了呢……
虽已入夜,但整个户部衙门依旧忙碌不已。
明初的各个衙门,特别是京师的衙门,工作任务都十分繁重。
官员们在享受权力的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工作压力。
朱元璋本就勤奋,在他手下做官,便没人敢偷懒。
户部四司还在紧张地工作着。
临近年中,上半年的财政工作必须在六月全部统计完成。
从五月开始,各地方的财政数据就陆续汇总到了户部。
度支司里,度支员外郎王强打了个长长的哈欠,看着周围还在埋头苦算、噼里啪啦拨弄算盘的吏目们,他伸了个懒腰,起身对众人说道。
“天不早了,大家先回去休息吧!”
众人像是得到了解脱,纷纷整理好手头的工作,离开了。
王强灭了灯,也打算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