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大明,今年一定有大变化(1 / 2)

杨靖反问道。

“你们还记得文英豪案吗?”

茹瑺和秦放一下子愣住了,异口同声地说道。

“朱小宝?!”

杨靖点点头。

“没错,就是朱小宝!”

“当时朱小宝入狱时,皇爷对他的态度可不一般,特别关照他。”

“今日傅友文说‘大明皇’,既然不是皇子,难道是……皇孙?”

茹瑺和秦放听到这话,脚步猛地停住,回头看向杨靖。

“皇孙?皇孙不都在东宫吗?”

杨靖摇了摇头。

“你们还记得十年前的皇明嫡长孙朱雄英吗?”

听到这个名字,茹瑺和秦放的脸色瞬间变了。

过了好一会儿,茹瑺左右张望了一下,小声问道。

“他不是已经薨了吗?”

杨靖先是点点头,接着又摇了摇头。

“刑部有道神秘卷宗,是有关大明皇长孙朱雄英的。”

“十年前,死的可不只是御林军和太监,还有好几个太医也莫名其妙地死了。”

“他们的家眷报过官,可最后都不了了之。”

“当年钟山上到底发生了什么?皇爷为什么发那么大的火,还杀了那么多人?”

待杨靖说完,一些事情似乎渐渐有了眉目。

茹瑺忍不住惊呼。

“难道他……没死?”

“又或者是……死而复生?朱小宝难道就是皇明嫡长孙?!”

杨靖没有正面回应,而是眼神深邃地说道。

“不然,很多事都解释不通啊!”

“皇爷在朝廷上不止一次提到过朱小宝,大家多多少少都有印象。”

“如此厉害的人物,皇爷为何要压着他的功劳呢?”

听他如此一说,秦放和茹瑺都愣住了,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仔细琢磨,皇爷在太子死后的大半年里,对皇储之位只字不提,这里面肯定有谋划。

要是当初的朱雄英还活着,那很多事情似乎都能说得通了。

郑用和文豫章的死,还有中山王府无缘无故被卸权,好像都表明老爷子是在提前为淮西一脉留后路。

而给淮西勋贵留后路……

正是因为朱雄英身上流淌着常家、蓝家的血!

秦放神色肃穆,压低声音问道。

“杨尚书,就算当初的朱雄英真没死,可怎么就能确定朱小宝就是朱雄英呢?”

杨靖解释道。

“文英豪被朱小宝杀了之后,皇爷为何不让三法司审理,而是要亲自过问?”

“文英豪不过是个无名小卒,哪值得皇爷亲自出面?”

“说句不中听的,即便是你俩犯了谋逆大罪,皇爷也只会交给锦衣卫处理,哪会亲自插手?”

虽然这话确实不太好听,但事实也的确如此。

尽管他们身为部堂高官、封疆大吏,但在皇权面前,也不过像蝼蚁一样渺小。

嘶!

嘶!

茹瑺和秦放瞪大了眼睛,看着杨靖,忍不住倒吸凉气。

杨靖看着两人惊讶的神情,说道。

“好了,我们也别瞎猜了,心里有个底就行。”

“我估计治好疟疾的人大概率就是他,不然为什么皇爷一直不肯透露呢?”

“皇爷肯定有自己的安排,我们就别跟着瞎掺和了。”

“我猜用不了多少时日,皇爷就会把这个人推到众人面前了。”

“眼下种种迹象都表明……快了!”

“今年!就在今年!大明肯定会有大变动!”

奏疏一封封地被呈送到朱小宝的案头。

朱元璋难得清闲,晚上就搬了把摇椅,躺在朱小宝旁边,半闭着眼睛看着朱小宝批阅奏疏。

这些奏疏已经积压了三天,数量不少。

朱小宝忍不住发起了牢骚。

“皇帝怎么这么不通人情啊!”

朱元璋听了,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

“都这么大年纪了,还不知道害臊!什么事都往您这儿扔,他倒是轻松自在。”

朱元璋干咳了几声,说道。

“哪来这么多怨言,这是看重你才让你做的!”

“打住!”

朱小宝说道。

“这和我可没关系,是看重您呢!”

“也不知道谁知道您身体好了,这才刚有点起色,就不让人歇着了!”

朱元璋听着大孙絮絮叨叨地抱怨,干脆就不理他了。

这些奏疏大多都是地方上的琐碎事务,朱小宝看得很快,批复也很迅速。

该批准的批准,该表扬的表扬。

忽然,朱小宝拿笔的手停住了。

朱元璋察觉到他的异样,好奇地问道。

“大孙,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