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易剪头发呢?
又为何割发断情在那时被视作极为决绝的行为?
《孝经》开篇便提到,自身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是父母给予的,绝不能随意损伤,这是孝道的起始。
在他们心中,血可以流,但绝不能是自己故意伤害自己而流血。
然而如今,百姓们却不顾这些传统观念,毅然决然地用血书写文书,这种举动实在是震撼人心!
说来讽刺,像黄子澄这类清流,平日里总是把“万民苍生”挂在嘴边。
他们与人交谈时,动不动就会冒出一句“置苍生何”,仿佛自己就是百姓的代言人。
可实际上,天下的百姓数量众多,大多都是大字不识,每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普通人,对朝堂上的那些弯弯绕绕根本不懂。
但今天,这些百姓却做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举动。
若是这份万民血书是为黄子澄歌功颂德的,那他立刻就能在朝堂文官中崭露头角,得到同僚们的敬重,还会被士林之人传颂赞扬。
只可惜,这份血书并非为他而写。
黄子澄紧抿着嘴唇,看着手中那一张张写满为朱小宝求情话语的纸张,上面的言辞质朴,都是恳请饶恕朱小宝的话,还按满了血手印。
说实话,黄子澄心里满是羡慕。
他无比希望百姓们的这些举动是为了自己。
其实,羡慕的又岂止他一人?
朝堂中的众多官吏看到这一幕,都被惊得说不出话来,脸上满是动容之色。
民心所向的力量实在是太强大了,这世上还有什么比得到民心更让人敬畏的呢!
百官们被这场景震撼得半天回不过神来,特别是那些淮西武将们,眼中闪烁着难以掩饰的惊喜。
因为这些万民血书的出现,朱小宝瞬间就占据了有利的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