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想要的是大明江山长治久安,是汉家儿郎不再遭受欺凌,是一家人能够和和睦睦,开开心心的!”
“就这点要求,怎么就不能满足咱呢?”
“大孙这次动了些小心思,咱要是哪天突然撒手人寰,你能镇得住他们吗?”
“面对外敌,你身为正统嫡孙,臣子们断然不敢违抗你,可要是内部有人威胁到你,你又该如何应对呢?”
朱元璋心中满是纠结。
虽说朱元璋年事已高,但他那双锐利的眼睛,依旧透着强大的洞察力。
他心里跟明镜似的,只是以往不愿挑明罢了。
若说当下还有对皇权,对朱小宝的威胁,那必定来自大明帝国内部!
外部那些小喽啰,朱元璋根本不放在眼里。
没人能骑在他这个帝王以及大明的头上,来威胁大明皇嗣!
但手握重兵的边疆塞王呢?
咱这大孙过了年才成年,相较于边疆那些杀伐果断,战功卓著的叔叔们,他的功绩实在不足,他们又怎会轻易服于他呢!
明初的分封制度,分为塞王和内王,与后来有着本质区别。
任何一项政策刚出台时,在初期必定是有益的!
可问题就出在祖宗家训这一政策层面。
后世帝王不敢挑战朱元璋的权威,不敢违背祖宗家法,这才致使分封的藩王,性质发生了变化。
当下,塞王的首要职责是抵御北方蒙元的进犯,依靠边关险要地,构建军事重镇。
外线从榆关东渡,跨越辽东,南面与高丽接壤,北面连接开原,能够管控和威慑辽东的女真、蒙古等各部族。
以广宁为核心,途经渔阳、卢龙,出喜峰口。
再从大宁起始,遮蔽雁门。
这些地方自古以来就是中原与北方政权反复争夺的兵家必争之地。
明初的九大塞王,以燕王、宁王、代王、谷王等为首,守护着大明边疆的安全。
可以说,朱元璋在战略防御规划上已考虑得极为周全,有了这些塞王的镇守,足以确保大明江山寸土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