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李景隆:若燕王殿下安分守己,那我们永远是兄弟(1 / 2)

中午时分,烟雨蒙蒙。

朱小宝的府邸。

老朱从怀里掏出两本史书,递给朱小宝道。

“这是近两年来,应天府发生的重要事件,咱都一一做了批注,你闲暇时,不妨翻阅一二。”

汤和面带微笑地在一旁观望。

圣上这是加速进程了啊!

已经开始让朱小宝接触这些重大事件,看来很快就要带他去处理几件重要的案子了!

这么一想,汤和突然感到一阵寒意袭来。

天哪!

明年恐怕又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只是,眼下还不清楚哪些人会遭此不幸。

看来洪武二十五年,又是一个多事之秋啊!

还好他汤和已经功成身退了。

有时候,圣上想要除掉某人,并不在乎其是否犯罪,他在乎的是此人是否会对皇权构成威胁!

突然,中山王徐达一家人的身影,便浮现在了汤和的眼前。

徐家?

嘶!

但愿不是他们。

汤和心中默念,却未敢出声。

朱小宝从老朱手中接过史书,开口道。

“好。”

朱元璋停顿片刻,又从袖中取出了“胡李案”的档案,说道。

“这个案子,你且先自行查看吧。”

啊?

这次,不仅是汤和被震惊到了,就连朱小宝也忍不住深吸了好几口气!

这是朱元璋处理过的最重大的杀人案件,牵涉人数多达八万有余!

朱小宝对其中的许多细节并不清楚。

不仅朱小宝,即便纵观历史长河,对这起案件了解的人都很少,而且还极为有限。

他惊愕地看着朱元璋,问道。

“马爷爷,这份档案……”

朱元璋微微一笑。

“大部分是咱分析的原始档案,你自己研究一下,过两天再还给我。”

虽说是老爷子自己分析的,但实际上,这便是当时案件的原始档案了!

汤和默默地喝了口茶。

当今世上,这份机密档案,恐怕无人能再一睹其真容了!

朱小宝应了一声,点头道。

“好。”

正说着,蒋瓛走了进来,他在老朱耳边低语了几句。

朱元璋摆了摆手,示意他退下。

朱小宝对蒋瓛一直很好奇,他话不多,更像是朱元璋的贴身保镖,只是不清楚他究竟在哪个部门任职,官职如何。

朱元璋拍了拍腿,站起身来道。

“好了,咱还有事,就先走了!”

朱小宝点了点头。

“好!”

离开朱小宝的府邸后,朱元璋看向汤和道。

“老四进京了,哈哈。”

通淮门外五里处。

五军都督府的队伍已经抵达此地。

细雨如丝,李景隆挺立身躯,任由雨水击打在盔甲上。

李景隆身后站着百名士兵,战袍下的裙摆,随着寒风轻轻摆动,铁甲上的水珠不断滴落,每个人都像标枪一样,挺胸抬头,目光坚定的看着前方。

尽管五军都督府的士兵并非边防军,但他们的战斗力也绝不逊色于任何边防军!

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勇士,许多人都曾参与过蒙元战役!

很快,两辆马车便映入了李景隆的眼帘。

领头的数十名骑兵,已率先来到李景隆面前。

吁!

马蹄扬起,马嘴吐出白气。

马背上的骑士,眼神如出征般坚毅。

李景隆微微眯起双眼。

这群骑兵手上都沾了血!

这是李景隆对这支队伍的初步印象!

尽管只有寥寥数人,但燕王的这队骑兵,却有着千军万马的威势,仿佛能冲破一切障碍,势不可挡!

李景隆身后的明军勇士傲然立于原地,目光中透露出威严,无所畏惧。

这是边防军与中央军的首次对决!

两队士兵似乎在无声中较量着!

站在李景隆身后的明军勇士,纹丝不动,只是他们腰间的战刀,发出了隐隐的低鸣声!

对方的主将拉紧马鬃,塞外的良驹前蹄腾空,脖子上的鬃毛在寒风中摇曳不定。

那主将翻身下马,他身后的数十名士兵也整齐地跳下了马背。

“燕山指挥佥事张玉,参见曹国公李大都督!”

张玉,靖难之役中的名将,曾大败南军统帅耿炳文。

在靖难之役中,他担任燕军中军主将,先后在郑村坝、白沟河两次击败李景隆。

今日,便这是两位宿敌的首次相遇。

李景隆仔细观察着张玉。

他从这位年轻人的神态中,察觉到了危险的气息。

“哈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