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朱栋摘瓜,那真的是父皇(1 / 2)

许多人专注于探讨国家权力、皇族体系、官僚政治,但又有谁真正深入民间,洞察百姓生活

朱小宝做到了!

他今日收获颇丰!

土地兼并的原因,地主阶级的影响力,以及百姓的淳朴……

只有深刻理解这些,他在处理政务或为老爷子审阅奏疏时,才能做到脚踏实地,而非空想。

今日的震撼对他而言实在太大!

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想要改革,必须从根源上解决许多问题!

朱小宝只是窥见了冰山一角,还有许多事情他尚未触及。

但他不愿老爷子继续在严寒中奔波。

这不是老爷子的义务,而是自己的幸运。

“老爷子,我们回去吧!”

朱小宝如此说道。

朱元璋轻拍朱小宝的肩头。

“傻孩子,你是心疼爷爷吗?”

朱小宝点了点头。

朱元璋洒脱一笑,说道。

“那好,咱们回去吧!”

“将来你自己也能出来见识,不必局限于应天那一小片天地。”

朱小宝再次点头。

“好!”

朱元璋特意让蒋瓛挑选了两个情况复杂的案例。

这孩子聪明伶俐,能力不凡,只是偶尔提出的建议和观点显得有些脱离实际。

未来执掌江山者,权力将尽归于你,目前咱尚能加以限制和管理。

一旦咱离世,你这小子岂不是要无法无天

掌握如此庞大的权力,每个决策都牵涉到成千上万人的生死,现在若不让你了解大明的现状和民间疾苦,将来恐怕会引发大乱!

朱元璋必须让朱小宝见识真正的明朝,让他明白盛世之下的大明究竟是何模样。

尽管朱元璋渴望成就辉煌,但在国家大事上,绝不会轻率对待。

这些阴暗面一旦被朱小宝目睹,将来他制定国策时,就不会空想高远,而是实际地去分析哪些可行,哪些是无稽之谈。

只有这样,当他将来掌握巨大权力时,才会小心翼翼,深思熟虑。

否则,仅凭一时冲动决策。

不久的将来,这个大明江山就会被起义军所动摇,烽火连天,叛乱四起!

朱元璋注视着一脸茫然的朱小宝,提出了建议。

“你也得学会辨别,就像咱现在能分辨出你的建议,哪些是明智的,哪些尚有不足。”

“将来,你也必须具备这种洞察力!”

朱元璋对朱小宝寄予厚望。

朱小宝神色凝重地点头。

“是!”

稍作停顿,朱小宝疑惑地望向朱元璋。

“老爷子,我怎么觉得你有点像鬼谷子?”

“通晓天文地理,然后培养出一两个杰出人物,去拯救世界。”

朱元璋一脚踢向朱小宝的屁股。

“放屁!”

“咱只是希望你将来少走弯路!”

“多关爱百姓,什么鬼谷子的!别瞎扯!”

朱小宝揉了揉屁股,又回头望了望刚才经过的两个村庄,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这个大明,依旧存在许多矛盾,依旧面临许多问题。

仅仅发展农业,必然导致这种局面。

朱小宝自问。

自己能否扭转当前局势

假设未来自己真的登基为帝,又应采取何种策略来改变现状呢

换个角度思考。

如果未来历史真的重演,朱允炆即位,朱棣反叛并最终登基,那么自己能否在一方安身立命

无论是自己是成为皇帝,还是在边远地区发展势力与朝廷抗衡。

如何管理国家和百姓,始终是核心问题!

因此,现在的朱小宝必须深思,深思老爷子传授给自己的宝贵知识!

一旦真正掌权,该如何变得更加强大,如何治理百姓,甚至如何发展

自己拥有来自千年后的认知和知识,其中有哪些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又有哪些不能呢

“看什么看?走吧!回家了!”

朱元璋打断了朱小宝的构想,朱小宝这才回过神来,面带笑容地说道。

“回家回家!今日收获颇丰,多谢老爷子指点,让我又学到了新本事了!”

朱元璋笑道。

“痴孙傻孙,咱教你,也会从你身上学东西!”

“强者嘛,总是以自我提升为目标,无论是精神、武力还是学问!”

朱小宝点头表示赞同。

“空谷的头总是向上,而成熟的稻穗总是向下。”

朱元璋略显疑惑。

朱小宝解释道。

“那些自大傲慢的人总是昂首挺胸,而真正有实力和才华的人却总是谦逊低调,这道理您都不懂?”

朱元璋沉思片刻,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