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库房(2 / 3)

妙厨 须弥普普 6360 字 1个月前

此时伙房的开销来源很杂,除却朝廷拨给用于抚流民、修补堤坝的银钱,滑州州衙一部分银粮,还有一部分是韩砺从岑德彰那里讨来了贴补钱。

最后这部分原本是用于招募民丁、采买粮谷的。但那靠着卫州的张家同袁家,几乎只用了很少的一点,就把粮食、人力都筹到了,余下直接拨给了伙房。

时间紧,任务重,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想尽可能地让现有的人多卖力,除却强压,只有利诱。

预算是固定的,按着河道上干活的人头来给,另加这一部分贴补,但拿到手上之后,怎么分配,只要说得过去,却是完全可以自己作主。

每隔个五天有一点肉吃,哪怕只是肉星,对于靠力气吃饭的人来说,也是极大的好处。

些许贴补,加上一口饱饭,已经完全能够把流民并真正劳力吸引过来,并且留下来。

人员的流动越大,管理的难度越大,如果能尽可能留住旧劳力,就能减少熟悉的时间,加快挖河的进度。

宋妙在这里根据应季的便宜菜给工地拟菜色,王恕己却是半大早的,带上属官、侄儿,一齐来了“新河道”。

昨日岑德彰亲自上了门,那所谓被铐的事情自然就此揭过,他提出想看看滑州的水事怎么做,岑德彰满口答应,还要安排手下接待。

王恕己拒绝了,只说今次不是公务,不过自己来看一看。

两边推让一番,最后还是叫了个小吏帮着跑腿。

一早王恕己就来了,把马拴好,自己一路循着河道走,边看、边问,时不时还让侄儿记下某某细节,偶尔又找那吏员来问话。

短短的几里路,王恕己走了小半天,刚找了人去问韩砺在哪里,就见得远处有一小队人推着车过来。

“那是什么?”

侄儿跑过去不久,就又跑了回来,道:“是伙房送午饭来了!”

王恕己是晓得是官驿里头那一位宋小娘子在管伙房,也看过她做的那五十二条规矩,并一份简单的章程。

文字很有几分东西,但落在纸上的,跟真正用起来,又是两码事。

他管过几百人乃至上万人的工事,自然知道人数一多,那伙食就完全不是看手艺,毕竟厨艺再好,一个人也做不来成千上万人的饭菜,还得看管事的本事。

听得侄儿回话,王恕己心里顿时生出了几分考察的想法,便道:“走,去瞧瞧!”

他当头往前走,先在旁边站着看了看排队——虽不至于井然有序,却是一点也不乱。

开饭的通知本来就有先后,人走过来也要时间,当中又有一点间隔,让打饭的两个人应对得很轻松。

这一处发饭点排了只有一条队,饭桶菜盆一字排开,先打主食,顺着走下去再打菜,不走回头路。

主食是豆米饭。

各类豆子、杂米煮了两大锅,虽有些粗糙,但一看就很抵饿。

菜是两道菜,一道茱萸豆腐,茱萸放得不多,豆腐却不同于寻常嫩豆腐,看起来是先稍稍煎过,外层有一点黄,又有极其零星的一点点肉沫。

一道醋遛白菜,梗白叶黄,这菜不怕放,一看就不难吃。

还配了个饮子,是绿豆水,非常稀寡的样子,仿佛绿豆只在里头洗了个热水澡就出来了,但到底不是白水。

王恕己左右环顾一圈,正好不远处有个妇人正收拾一辆推车并上头东西,便走上前去,打了个招呼,搭话问道:“今日这都是什么饭菜?”

那妇人却是一下子认出他来,原是昨天帮着宋妙拦差官的,忙站直了应了,叫一声“王官人”。

她把今日的饭菜介绍几句,最后道:“宋小娘子说这豆杂饭里头杂米太多,又粗,虽能抵饿,肯定擦喉咙,就定了这个茱萸豆腐来送——那豆腐她让我们倒一点鸡蛋胡乱煎过,怪香的,除却菜籽油,还放了一点猪油底同一点猪肉糜,吃的时候把豆腐压拿筷子和那茱萸豆酱辣汤一拌,里头豆腐嫩,碎拌在饭里,一下子就和着饭吞进去喉咙了,一点吃不出粗粝!”

王恕己饿着肚子,并不想听怎么做菜,却也只好苦笑着听完了。

见得不远处有个已经吃完,正在喝绿豆水的,他便走上前去,学着蹲在地上,问道:“老弟,这饭菜味道怎么样,吃不吃得饱啊?”

那人正顾着喝,余光瞥了一眼,见是个头发、胡子稀疏的,一身布衫,又尘又土模样,虽觉得看起来不像是劳力,却也以为是哪里落难的流民不得已来寻个工,没多想,随口道:“好吃,老有味道了,就是有点少,刚得一点饱,再多些就好了!”

边上有个也在喝绿豆水的人也是搭话道:“今次管的这一顿全是实粮,虽不多,算得上舍得下本了!”

前头那人则是又催道:“老兄赶紧去,一会子排的人多了,小心剩个底子菜给你。”

王恕己应了,果然起身,却是走到另一边,又问了几个人。

小吏本想上前跟着,给那属官叫住,好容易上得前去,看到王恕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