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伍子胥复仇,问道孙武(2 / 3)

荐的,而且两个人还都是屠夫出身。

嗯,要是穿越到春秋时期,不要做屠夫。”

在公子庆忌被杀之后。

吴王阖闾也也算是坐稳了吴国,伍子胥的复仇,那也算是提上了日程。

但是,楚国不是小国,军队实力也不可小觑。

于是,伍子胥找来了一个终结春秋的狠人,孙武。

春秋虽没有义战,虽然礼崩乐坏,但是,相对于其他时期来说,那简直就是最有道德标准的一个时代了。

打仗方面那多多少少还能讲点礼法,甚至很多战役在后世看来,都有那么一点过家家的意思。

可孙武出来之后,春秋可就不久了。

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孙武真的推动了时代。

孙武是公元前512年出山的,在伍子胥死后,也就是公元前484年,孙武再次归隐编写兵书。

而在孙武归隐八年之后,天下就进入到了战国时代。

孙武进入吴国之后,先是借吴王阖闾两个宠妃的首级严明了一下军纪。

而后他就得到了吴王阖闾的重用。

三年之后,吴军在孙武的训练下已经有了战斗力。

于是吴国就先拿楚国的两个小弟试了试,战绩很好,楚国的两小弟直接被打没了。

只是吴军太少了,只有三万,楚军又太多,直接进攻就是孙武也没招。

而后在接下来的几年之中,孙武就开始了疲敌战术,三万人分三批,天天在吴楚边境挑事。

楚国想要出兵攻吴,少了打不过,多了消耗又太大,长途跋涉还不一定能打赢。

所以只能是防备着吴国。

结果这一闹就闹了三年,闹的楚国都习惯了。

然后,孙武就出兵了。

吴军在蔡国和唐国的掩护下,千里奔袭,直插楚国腹地。

当楚国得知的时候,吴军都到汉水边了。

其实这也没什么太大问题,楚国够大,兵力够多。

在得知吴军到来后,楚王也是立刻集结了兵马准备迎战。

当时楚国的左司马沈尹戌,还给出了解决办法,那就是想让楚将囊瓦率主力在汉水阻击,防止吴军过江。

然后他去边境集结边军从北方南下,断掉吴军退路,从而一举歼灭来犯之敌,即便是不能歼灭,也能让吴军撤退。

可问题就出在了这楚将囊瓦身上。

这家伙集结了楚军国内主力二十万来到了汉水后,见到吴军只有区区三万人,当即就下令进攻。

他想要独吞这一份功劳。

然后楚军就被吴军半渡而击,直接打了一个大溃败,而后乘胜追击,一路追到了柏举。

柏举一战,楚军主力算是彻底被打崩了。

剩下的楚军,也就只有沈尹戌一部,可等这一部从北面下来的时候,已经太晚了,沈尹戌一部很快就被吴军给收拾了,沈尹戌自刎而死。

嗯,真要说起来,楚国的臣子死节的是真多。

在沈尹戌死后,楚国国都被吴军攻破。

伍子胥也终于是完成了他的复仇,将前任害死他全家楚王从坟里扒了出来鞭尸。

“战争,不该是如此。

伍子胥也有些过分了。”

看到这楚地疯狂劫掠的士卒,看到忘去大志,沉迷楚国后宫的阖闾,看到为了复仇,开棺鞭尸的伍子胥。

楚国国都外的一处山头上,孙武俯瞰着楚国国都景象,不由的呢喃了一句。

“先生此言差矣,战争,确实不该如此,但人性是这样的。

这便是诸侯之争,争的是疆域,争的就是这钱财美人。

至于伍子胥,真烈丈夫也。”

此时,陆远的声音出现在了孙武的身后。

“谁?你是何人?”

孙武猛的回头,手中佩剑也拔出了一半。

却只见到一个牵着马匹的青年。

“在下陆远,见过孙将军了。”

陆远行了一礼道。

“不知阁下为何而来?”

孙武收回宝剑,还是有些警惕的看着陆远。

“为寻道而来,听闻将军在兵家一道研讨颇深,故前来求道。”

陆远回复道。

“你也喜好兵家?”

孙武略微疑惑道。

看陆远这样子,并不像是行伍之人,也没有兵家之人的那种锐气。

“也曾有所了解。”

陆远拍了拍追云,而后对孙武伸出了请的手势,便席地而坐道。

“那不知你想问些什么?”

孙武也坐了下来,看着陆远询问道。

“敢问先生,何为兵?”

陆远轻声询问道,问的很简单,也很根本。

“兵者,治国之本。

兵者,存亡之所。

兵者,止戈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