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污染之杯,仍盛有同情之心(1 / 5)

在许久的过去,在一个信仰着拜火教的村庄。

其中的愚昧的村民,为了证明全世界的人类,皆拥有善性。

他们将一个青年视作为“此世全部之恶”的象征,背上世界所有的罪恶而献祭。

不过,这应该是自然的吧。

就像过去时逢旱灾或洪涝时,人们试图通过献祭的方式,来平复大自然的怒火一样。

为了忍受日复一日艰苦、贫困的生活。

为了平复那些麻木的魂灵的悲苦和哀伤。

即便是那些在后世看来称为“陋习”的习俗,当时也是必要的。

甚至,即使在久远的未来,不仍有那些同样愚昧或者邪恶的人们,试图用他者的生命,来换取自己的心安吗?

“我们的生活始终没有改善、肯定有罪魁祸首的存在。”

于是,大抵是带着这样的想法。

那些得不到救赎,却渴望得到一个答案的人们,选择了向一个人宣泄这一股怨怒。

那个青年被指认为“恶”。

他被关到山顶,挖去右眼,斩断双手双脚,作为“绝对的恶”被轻蔑地持续拷问着。

而在尝到了人类所能感受到的所有痛苦之后,青年理所当然的死去了。

但讽刺的是——

这样的行为的确“救赎”了一些人们的心灵。

因此,带着这样自己并不想要的功绩,带着因为这荒谬而产生的憎恨。

这青年成为了“人世间所有的恶”之名的恶魔,成为了一名“英雄”。

而这样的冤魂,便在第三次圣杯战争中,被爱因兹贝伦家所违规地召唤出来。

试想一下吧!

如果仅仅是舍弃了理智的狂战士,就能得到能力上极大的加强。

那么,如果是舍弃了一切善行,作为拜火教二元论中,邪恶和破坏性的【精神】本身。

这样的恶神之首,又该有多么强大呢?

但令爱因兹贝伦家所失望的是,这代替了berserker所唤出的avenger却出离的弱小。

甚至,弱小到很快地退场了。

这也是自然的吧。

毕竟“恶性”必然要用“善性”去击败。

而守护人类的【英灵】,正是这样“善性”的象征。

即使作为英灵,拥有「绝对能战胜人类」、「以人类为对手绝对不会输」这种性质的能力。

即使是作为人类恶的象征,只要对方是人类,就算是史上最强、比英灵还厉害的怪物也可以确实的杀死对方。

但【英灵】绝非人类。

因此,其在第三次圣杯战争中,尚且没有使用宝具就被击败了。

但那被认为是会实现胜利者愿望的万能之器。

那连通仪式的【大圣杯】,却因为这样“恶的本质”于器皿中停留,而让那无色的力量被污染为黑色。

就像联盟所告知卫宫切嗣的信息一样。

虽然其许愿的机制不会改变,却必定以对人类恶意的方式来实现。

这绝非是所谓的通过详尽的过程、具体的约束和方法,能够轻易避免的。

因为,其被设定为恶。

于是,也必将以“恶意”来实现。

这样来看,也许如果第四次圣杯战争,倘若真的由远坂时臣来许下才最是成功。

因为在这所有参战者中,唯有这个“纯粹的魔术师”,其愿望于根本上不涉及到【世界的表侧】的分毫。

通往【世界的外侧】需要的无疑是其全部的魔力,非要用完那其中由英灵灵魂构成的魔力不可。

因此,如果这样恶意的魔力,全被用于挥霍在“洞开”通往【根源】的孔洞、修筑进入【根源】的道路上。

说不定,第五次圣杯战争就能正常地进行,以正确的方式来满足愿望了吧。

但无论如何,在这第四次圣杯战争中,那涌动的恶意,就盛满了那个杯子。

甚至,令人意外的——

那原本应该尚且是“虚无”的恶意,此刻,已经有了一个精神的主人了。

……

血红色的天空。

如同腐败的鲜血一样的暗红。

那些不祥的血雾。

如同冤死魂灵的哀嚎,终日在一座盘曲蠕动的黑色海洋上方飘动。

太阳是漆黑的。

它的光辉落在地上,就化作流着脓血和毒血的尸山;

落在海上,就化作流着血泪和怨毒的颅海。

就连被那“热气”推动的风,流动的水,都是充满了呻吟、响彻着诅咒的事物。

如果非要用某种言语来比喻的话。

也许“地狱”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词汇,以及一个真切的存在。

不论是谁,但凡看到这样这样可怖的情景,绝不会认为这样的事物是什么良善的事物。

也绝不会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