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现在,长谷川月亮已经发现这个【宇(2 / 5)

宙-002】以及【本宇宙】的rsi值变动统一在同一个框架下,付出了极为艰辛的努力。

【存在指数】这个数值被根据在【历史惯性】中的波动,相较于【时间线】同样在【历史惯性】的变动,拆分成三个维度进行统合。

老实说,目前看来随着对【型月宇宙-001】的进一步探索,这个公式还会变的更长、更复杂。

但是如果你并不需要精确到小数点后十位这样的程度,或者讨厌进行复杂的修正计算,又或者分析其中细分指数的每个意义。

【cyz效应】完全可以直接给出一个较为准确的结果。

因为你只需要对比【cyz效应】与【壳】的机制或者影响的对抗强度就好了。

高rsi值就表明同等的效果,需要更多的【cyz效应】来影响。

而如果【壳】存在某个【核心】,他本身的rsi值一定会非常高。

比如【江户川柯南】。

在第三指针案后,他拥有高达333的数值。

以至于如果一次性低于二位数地投入cyz效应,居然产生不了什么明显效果。

当然,现在这种对【cyz效应】的浪费行为,已经被明令禁止了。

甚至,联盟内部的rsi值检测仪,也都已经换成了在【循环辐射场】里“蘸了蘸”的材料。

不过,对于身处于【型月宇宙-001】的长谷川月亮来说。

在没有办法进行更精确的研究前,直接拿【cyz效应】的流逝程度来用作对比,也勉强能接受。

更何况目前测得的rsi值实在是不太高,花费的效应值微乎其微。

tdd给出的结论是:

目前并未在日本范围内扫描到高rsi值,在未发现明显rsi异常情况下,结合资料分析,尚不能确认该【宇宙】一定存在某种绝对核心。

长谷川月亮试着给出一个解释。

“会不会……是【根源】才是【核心】?”

根据【故事架构实验室】的《叙事学核心》理论,可能性较低。目前尚无信息表明,【根源】是该【世界观宇宙】的推动要素。

通常来说,一个无意识的物体,并不会成为一个【核心】。

这就像你不能将【本宇宙】的“宇宙大爆炸”称为一切的开始一样。

它也许更像是一种被称为“背景介绍”的存在。

如果类比来说,【根源】也许类似于【侦探】或者【案件】这个概念,它的确是【本宇宙】至高无上的事物。

——但它的伟大并非是因为【侦探】或者【案件】本身,而是因为【名侦探柯南】。

因此,目前tdd还是倾向于——

根据相关【历史惯性】信息,已归纳出三种最大可能。

可能性一(较大可能):考虑到该【世界观宇宙】存在‘平行宇宙概念’、‘分润现象’,个体的rsi值异常效应被同样分润。

可能性二(较大可能):【核心】目前并不处于目前所在世界/时间线。

可能性三(较小可能):该【世界观宇宙】彻底不存在作为【核心】的rsi值异常,也不存在相应的“衍生效应”。

现在,长谷川月亮已经发现这个【型月宇宙】的麻烦之处了。

虽然【壳】的机制,目前来看并不会因为【历史惯性】的偏离而在一开始就用出全力。

但如果你都不能确认【核心】的存在,或者存在与否的话——

你又怎么确认正确的【历史惯性】是哪一个呢?

举个例子,如果【型月宇宙-001】选择【圣杯战争】中的某一个个体,比如【卫宫切嗣】作为叙述它的重要节点。

那么避开【壳】的机制问题反而会非常简单。

因为这样一来,长谷川月亮只需要保持【卫宫切嗣】“主观感受”中的【历史惯性】不变就好了。

而如果你找不到的某种【核心】的话……

谁知道会不会出现干涉到一半,突然冒出来的【迦勒底】或者【卫宫巨侠】之类的高rsi值目标,直接和自己大眼瞪小眼地对上呢?

毕竟,相较于《名侦探柯南》那明确的“主线”。

说不定自己降临的这个宇宙,就是某个英灵回忆时所说的一句话,或者“背景介绍”里的只言片语。

比如类似“啊!我曾在某个平行宇宙的【第四次圣杯战争】中遇见过……”这样的话。

就像联盟一再强调的“陷阱”一词——

如果这个宇宙,只是挂在某张“蛛网”上的一滴“蜜露”,如果最后让局面变成让自己越陷越深的“帝国坟场”可就不好了。

而且——

“哪怕是不存在绝对核心,他们身上的rsi值也太微弱了。”

虽然长谷川月亮不知道一个【壳】如果有很多【核心】会怎么样,甚至彻底没有【核心】会发生什么。

她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