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如愿!令百姓观刑,南直隶可长安矣(2 / 3)

四大钦差将审讯张四维的奏疏整理完毕,迅速送往了京师。

……

翌日清晨。

南京守备府外张贴出两份告示。

第一份,宣告挪用赈灾银的主谋以及挪用的具体细节。

第二份,宣告暗杀南京巡按御史曹正的主谋。

百姓有权利知晓这些。

上次仅仅只是公告了挪用常平仓储备粮之事,而这次则是将所有细节尽皆道出,至于如何惩处,就要等待朝廷的回复了。

这两份告示上,皆未提及张四维。

因为他只是出谋划策而没有决定权,将其行为揭露出来,有可能会引起南直隶混乱,毕竟南直隶的许多官员都非常支持他,有官员会将此解读为党争,使得本就不稳定的南直隶,出现更多乱象。

没提及他,不代表他不会受到惩罚。

沈念相信,即使小万历不想追究张四维的过错,张居正也绝对会追究。

张居正无畏别人对他的诋毁,但绝对不允许有人诋毁新政,破坏新政。

这两份公告贴出后,民间自然是引起轩然大波。

宦官的口碑,再次一落千丈。

许多人都盼着将这些主谋全部重惩重判,绳之以法。

依照当下驿差的速度,最早到九月二十七日,京师的批复才能传到南京城。

……

当日正午,即九月二十日的中午。

申时行、沈念、海瑞三人,分别从三个方向离开南京城。

他们准备前往乡里巡查,先保障赈灾事宜顺利进行,然后还要建立露天巡视厅,解决百姓提出的问题。

至于冯保,则去了当下已罢停的苏杭制造局。

此刻,织造局内定然还存在诸多问题,他必须要尽快清理一番,让宦官这个群体的名声能够好一些。

……

九月二十一日,午后。

关于挪用赈灾银与暗杀巡按御史的案宗传到了京师,传到了文华殿。

小万历看罢案宗内容后,气得脸色发青。

他没想到查到最后,主罪第一竟然是苏杭织造太监孙隆。

孙隆为完成精武学院教习与学员的冬服,强制索要八万两赈灾银,此行为导致了赈灾事宜的全面失败。

这个结果,相当于朝着小万历脸上扇了一个耳光。

“大伴是如何办事的?竟……竟让朕成为了导致赈灾失败的幕后凶手!”小万历无比气愤地说道。

就在这时。

有小宦官来报:内阁阁臣张居正与殷正茂请求觐见。

小万历知晓二人必然是因此案宗而来,颇为无奈地说道:“请二位阁老进来吧!”

很快,张居正与殷正茂大步来到了文华殿内。

“陛下,申阁老等人呈递的奏疏与案宗,您应该看过了吧,不知陛下是否同意他们的惩处决定?”张居正开门见山地说道。

小万历想了想。

“孙隆、王岳、魏国公三人,罪大恶极,理应判处斩刑,不过,孙隆、王岳乃是内廷之人,朕建议将他们带到京师,交由诏狱行刑!”

此刻,冯保恳请将孙隆、王岳押送京师的私信还未曾传到京师。

但小万历清楚若将二人在南京城城门外斩首,丢的是皇家颜面,故而想将二人押送京师处置。

而张居正、殷正茂来得如此匆匆,恰好就是为了反对将二人押送京师行刑。

“陛下,臣以为不可!孙隆、王岳皆为主谋,罪行远大于魏国公与受灾三府知府,将二人押送京师行刑,即使也是死刑,但恐怕难抚民心,难消灾民心中愤怒,臣建议,同意申阁老所请,将二人斩于南京城外,百姓面前!”

“臣附议!”殷正茂拱手道。

小万历微微皱眉。

“元辅,你是知孙隆秉性的,爱读书,说话做事向来温文尔雅,且他做这一切,虽然手段不对,但是在完成朕的差事,朕不愿让他死得那么惨,另外,将二人斩于南京城外,有损皇家脸面,朕无法接受!”

小万历干脆果断地道出了心中所想。

张居正朝前走了一步,微微拱手。

“陛下,在您面前,孙隆是个好人,但在百姓面前,他可能就是个刽子手。”

“宦官干政之弊,在于他们心中只有陛下,而无江山社稷,无黎民百姓。在陛下眼里,他们做事又快又好,甚是忠心。但陛下可知,他们是利用皇家特权行事,毫无顾忌。陛下用他们用得很舒服,但他们却能渐渐毁掉陛下的名声!”

“陛下,江南富庶,赋税甚是重要,陛下若将孙隆王岳二人押入京师论罪,伤了民心,一旦流民聚而造反,恐怕……就不是皇家颜面丢失,而是战乱出现,新政成果将毁于一旦了!”

“陛下,您觉得在百姓面前重惩二人有损皇家颜面,是您认为内宦能代表您,代表皇权,但老臣想说的是,陛下是陛下,司礼监是司礼监,司礼监是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