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沈念新铁粉:仅凭此法,子珩便能名(2 / 4)

“咳咳!”

……

刘斯洁又咳了数声,见沈念还是没反应,不由得气呼呼地说道:“全国丈田事宜未完,户部之官怎有心情如此酣睡!”

一旁,庞善与冯轩则甚是羡慕沈念的睡眠质量。

刘斯洁快步走到沈念面前,开始摇晃沈念的肩膀,摇晃了数次后,沈念终于迷迷糊糊醒来。

他看到刘斯洁后,连忙起身拱手道:“左堂大人,失礼!失礼!”

刘斯洁没好气地说道:“此为茶室而非卧室,沈大人可在家睡,不可在此处睡,另外,官服官帽官靴是这样摆放的吗?”

“我错了,我这就收拾,这就收拾!”沈念边说,边穿起了官服。

他面对刘斯洁的批评,没有回怼一下。

刘斯洁问道:“沈大人,漕运汇算文书拟的如何了?”

“差不多了!差不多了,熬到四更天,就为做这个,稍后待我洗漱一番,便……便向左堂大人汇报,庞郎中、冯郎中,你们也听一听,我做了一些改进,日后有益于户部的所有账目文书撰写!”

“是!”庞善与冯轩躬身拱手,眼里闪过一抹惊讶。

没想到沈念说话的口气竟然如此大,刚来户部,就要准备指导户部的官员们了。

刘斯洁望着沈念忙碌无序的样子,道:“沈大人,一刻钟后,咱们左侍郎厅见!”

刘斯洁刚才远远瞥见右侍郎厅的地上满是纸张,甚是嫌弃,故而想让沈念去左侍郎厅,然后狠狠批评沈念一顿。

“没问题!没问题!”沈念笑着说道,说话一团和气。

刘斯洁、庞善、冯轩三人刚走出茶室,便听见沈念朝着一旁的一名文吏道:“速速去让官厨给本官下碗馄饨,要多放醋!”

“是!”

“一刻钟后就要议事,他竟然还想着吃小灶?”刘斯洁的老牙咬得咯咯响。

他这种严谨流碰到沈念这种随性流,无时无刻都在发火的边缘。

若不是知沈念多次为朝廷贡献良策,又与他品级相同,他早就让沈念滚出户部衙门了。

……

约一刻钟后。

沈念抱着一摞卷成一卷的纸张,还有一份漕运汇算文书,来到了左侍郎厅。

他将成团的纸张都放在中间的长桌上,然后拿起那份漕运汇算文书,交给了刘斯洁。

“左堂大人,这是庞郎中与冯郎中昨日撰写的汇算文书,我一字未动,我觉得这类文书的内容过于臃肿,不但汇算复杂,耗时良久,还影响陛下阅览,我想为户部甚至为地方州府换一套文书模板。”

“你的模板在何处?”刘斯洁问道。

“嗝!”

就在这时。

沈念忍不住打了个饱嗝,一股猪肉大葱味涌出,使得刘斯洁忍不住捂住了鼻子。

“沈大人,在内阁,在君前,你不敢如此放肆吧!若这次你只是纸上谈兵,老夫……老夫必到陛下面前弹劾你!”刘斯洁有些恼怒了。

“抱歉!抱歉!”

沈念一脸无奈,他昨晚确实过于劳累,刚才吃馄饨又急,不然不可能出现这类失仪之举。

随即。

沈念从书桌上抽出一个卷纸,然后缓缓展开。

刘斯洁、庞善、冯轩三人看向纸上所展现的东西,都有些懵。

一张大纸上,最左侧先是有两道横平竖直的长线,然后长线之上,画着三根形似柱子,但有三道分层的条形,其次,条形之上,还有一道道不同粗细、颜色的曲线。

而在这副图之上,标记着一些数字,在图的下方则是有一行行小字注释。

看着很规整。

但却似乎与漕运汇算文书没有任何关系。

刘斯洁撇了一眼后,瞪眼道:“沈大人,你入仕之前,莫非做过木匠?这种形状怪异的图纸能顶替汇算文书,你若是开玩笑,这个玩笑开得未免也太大了,老夫没有时间陪你胡闹!”

说罢,刘斯洁起身就要离开。

“左堂大人,一刻钟,给我一刻钟的时间,户部的任何一项数据都关系着民生,我怎会胡闹!”沈念面色认真。

当即,刘斯洁又坐了下来。

沈念朝着不远处的两名文吏喊道:“来,你们两个举起这张大纸!”

顿时,两名文吏举起大纸,而沈念则开始解释起来。

“左堂大人,二位郎中,户部之公文,大多涵盖数据,繁琐而杂乱,汇算时麻烦,汇禀时也麻烦,且听者需要耗费极大精力去理解,费时费事,影响效率,不如将其图形化,图文结合,效率无疑会提高很多。”

“你们仔细看这张图,我绘制了三根长柱,每根柱子皆有三层,这三层由下到上,分别代表的是漕粮数目,折漕银数目,和漕船建造与河工银的总数目。

“第一根是春季折银总和,第二根是夏季折银总和,第三根是秋季折银总和,即这次汇算文书上的数据。从此图,我们可以清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