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海公六勿! 什么才是百姓爱戴的官员(2 / 3)

王两族的毒瘤,我……我家的生意终于要有起色了!”

“海老,您还记得我吗?您嘉靖年入职户部进京时,还吃过我家的咸菜!”

……

百姓们心情激动地喊叫着。

若不是道路两侧有兵卒拦着,恐怕一些百姓就要冲出来给海瑞一个大大的拥抱了。

这就是民意!

这就是百姓的心声!

百姓并不好糊弄,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坏,他们心中如明镜一般。

海瑞眼眶泛红。

他一直觉得自己已不适合当下的官场,满朝文武也皆不愿他归朝为官。

但百姓热情的呐喊,让海瑞觉得,自己还能为天下苍生做些事情。

海瑞朝着呼喊的百姓躬身拱手,表示感谢,然后大步走进国子监。

申时行、王家屏、沈念等官员紧跟其后,皆甚是羡慕海瑞在民间的威望。

一个官员都被百姓如此爱戴,这辈子都值得了。

百姓们认为海瑞是他们最坚实的靠山,其实,百姓也是海瑞最坚实的靠山。

依照海瑞当下在民间的声名威望。

谁敢对海瑞不利,自家的祖坟可能都会被气愤的百姓刨出来。

……

片刻后,国子监前庭。

四百八十名新科进士站在中间,包括已经授官的一甲三人,还有二十八名庶吉士。

一众国子监监生则站在进士们的后面。

四大阁老坐于前方两侧,海瑞站在中间的一座木台上。

申时行、王锡爵、沈念、王家屏、沈一贯等人则站在四大阁老的后面。

王锡爵知海瑞年迈,本为他准备了椅子,但海瑞不愿坐,他便只能依了海瑞。

海瑞环顾四周,眼眶泛红。

他缓了缓,道:“海某从未想过,有一天能为朝廷的新科进士们授课,也未曾想过,年过花甲后还能被朝廷启用,还能去巡视天下的御史官……”

“海某资质愚钝,考中举人已耗费大半生的力气,为官至今,海某也算不得一个优秀的官员,海某只是知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

“海某知身上的官服不是升官发财之工具,而是所辖百姓托命之工具;海某知忘民者,必为天理所弃。海某知唯有衣不求华,食不求美,住不求奢,方可言仕……”

……

海瑞向一众进士贡生们讲起了他的仕途生涯,讲起了他为官所秉持的初心。

微风吹过他花白的头发,使得他身体有些发颤。

但腰背却始终挺直得如青松一般。

他非常谦逊。

称自己只算得上一个无愧于心的合格官员。

但海瑞所言的“合格”,一些官员倾尽一生都难以做到。

国子监前庭甚是安静,只能听到海瑞一人的声音。

就连四大阁臣都认真地聆听着海瑞的讲话,海瑞之言,也将影响他们日后的辅政方式。

约小半个时辰后。

海瑞环顾四周,笑着道:“最后,海某再送诸位一段话吧!”

“海某以为:为官者,当以清白传家,以正气立朝,以苍生为念,以社稷为重。”

“勿贪墨财货,勿媚上凌下,勿投机躁进,勿缀酸文腐字,勿入小人之党,勿与天下黎庶为敌。”

“此六勿乃是海某为官之准绳,尤其是最后一条,特与诸位共勉。”

海瑞说完后,朝着下方深深躬身。

下方的进士与监生们,纷纷站直身体,整衣肃容,然后齐齐朝着海瑞躬身拱手道:“谢海公垂训!”

而此刻。

在国子监前厅最外围,有文吏将海瑞的这番话迅速记录下来,传到了门外。

门外的百姓也急于想知海瑞会说些什么。

海瑞的六勿之言,必将引得每一位官员警醒,必将传遍大明。

就在众人都在感悟海瑞最后一段话的时候。

在外面等待已久的御前宦官张鲸带着小万历的御书从外面走了过来。

“传陛下口谕!”张鲸高声说道。

顿时。

国子监内的所有人都跪地听口谕。

张鲸看向海瑞,高声道:“海卿秉性刚贞,操行清白,而今在山西刃试豪强,巡察有功,实为大明倚天之剑,朕特赐字一幅,令天下知,令百官咸效卿之安国护民之举!”

“哗啦!”

一旁两名小宦官将卷轴展开,“大明神剑”四个字顿时映现在众人面前。

这四个字,比“护国柱石”的份量都要重。

“臣海瑞,感谢陛下赐字!”海瑞跪在地上叩谢道。

这时。

内阁首辅张居正缓缓捋须,开口道:“大明神剑,海佥院当之无愧!”

吕调阳、殷正茂、马自强三人也都点了点头。

这三人的表态,足以说明: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