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疯狂的周夫子!巡按御史不敢做的我(2 / 3)

崩溃。

他对这个世界已经绝望,但他仍不准备妥协。

他准备绝食。

死了,便能一了百了,身心都不再痛苦。

……

二月二十三日,近黄昏。

京师会试顺利结束,举子们如释重负,走出了贡院。

同考官们蘸墨提笔,批阅试卷,接下来的几日,他们每晚都要熬到子时左右了。

而此时。

周夫子奄奄一息地躺在牢房内,连站都站不起来。

大概率撑不过三天。

就在这时。

牢门被打开,周夫子被两名非祥符县的差役抬了出去。

巡按御史张简来祥符县了。

……

县衙二堂,前厅内。

四十五岁的巡按御史张简面色阴沉地坐在大椅上,看向一旁站着的祥符县县令吴清。

虽然二人都是正七品。

但即使是河南巡抚史孟重在这里,也不敢轻视张简。

张简代表的是朝廷,是皇权,能弹劾河南承宣布政司里的所有官员。

“张巡按,您莫听某个刁民胡言,造假步弓与步弓石乃是死罪,下官哪有这个胆子?”

“您若不相信,下官立即就能将今年新测田亩的鱼鳞册(即土地登记册)拿出来,所有的步弓也能拿出来交由您检验,如果您……您还不相信,大可去问询乡下的农人。”

“这个周夫子脑子有毛病,想要博取虚名,他完全是在胡说八道,上次他聚众闯县衙,那些闯衙的农人都觉得是被他骗了!”

……

目前。

吴清已将造假的步弓转移到了其它地方,并假造了一本专门应付御史官检查的鱼鳞册。

至于知晓内情的百姓,都被他训得服服帖帖的。

绝不敢乱言。

巡案御史张简若找不到证据,也不敢轻易写奏疏弹劾他。

“取鱼鳞册,取步弓、步弓石!”张简面色严肃地说道。

很快。

两块步弓石、十余个步弓,外加数册鱼鳞册都出现在了张简面前。

张简即刻令手下的吏员检查。

半个时辰后。

一名胥吏拱手道:“禀巡按,暂未发现任何问题。”

听到此话,吴清不由得挺了挺胸膛。

对付巡案御史的检查,他还是颇有心得的。

外加当下的周夫子已丢了半条命,说话的力气都没有,根本不足为虑。

张简拿出一个步弓,看了看,又在步弓石上对照了一下,道:“这都是五尺的步弓?”

“少一寸,您可直接治下官的罪!”吴清尤为自信地说道。

张简举了举步弓,道:“本官相信这些是五尺的步弓,不过本官在城南递运所(运递粮物之所)发现了一批似乎不太合乎规格的步弓,吴县令要不要看一看?”

听到“城南递运所”五个字后,吴清的脸色骤然变了。

他正是将那些不合乎规格的步弓藏匿在了城南递运所。

“拿进来!”

很快,两名跟随张简的衙役,将两个步弓拿到了吴清面前。

张简乃是老牌御史。

与州府县乡官员斗智斗勇的经验非常丰富。

他知晓,吴清一定会隐藏步弓,伪造鱼鳞册。

故而他昨日一大早便悄悄来到祥符县,然后开始暗查。

在县乡之地,百事皆通晓的,不是县官,而是县里的胥吏与被胥吏使唤的游闲无赖。

这些人,以钱为爹。

只要钱给到位,他们可以道出他们知晓的任何人的秘密。

张简不费吹灰之力,便打听到了假步弓存放的地方,并在半个时辰前,将那里一扫而空。

吴清接过步弓,在步弓石上测量了一番后,道:“这……这似乎是五尺五的步弓,这……这……不是祥符县所造,不是祥符县所造!”

吴清的情绪变得激动起来。

“到底是谁造的,不是你说了算,等本官的调查吧!”

说罢,张简便大步朝着外面走去。

作为巡按御史,遇到此类涉及新政之大事,张简需在调查清楚后,奏请皇帝裁决。

当下,他并没有罢免或将吴清抓入大牢的权利。

他还需要调查开封府的其它官员有没有参与此事。

巡按御史弹劾官员,虽可以风闻奏事,但若涉及诬陷,也会被重惩的。

特别是此类关乎新政之事。

当日,张简便在祥符县县学设立行台(临时衙门),告知百姓有任何冤屈都可上告。

此乃巡按御史的职责范畴,然百姓却都不敢言。

而吴清也已写信向上面求救了。

……

翌日,一大早。

周夫子吃了一些热乎的汤饭后,身体恢复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