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自强从桌子上又拿起一份文书,道:“此乃午后,沈编修撰写的二位公子在翰林七日学的总结文书,你细看一番,便知其余四宗罪是否成立。”
这一刻,崔盖国父子三人都有些紧张,当即围在一起看了起来。
文书内。
沈念详细撰写了对翰林七日课的安排与用意。
第一日、第二日,检阅誊写案牍。
此乃修史官的基本功。
沈念需要知晓他们的基础能力后,方能确定教授他们什么。
翰林院的一名合格史官,一日至少能完成上百份案牍,然崔允赫与崔允俊二人加起来,两日才完成一百二十余份。
沈念对他们的评价是:辞章不工,下之下。
大明官学私学,评定学生考绩,一般分为三等九级。
上等,即上之上,上之中,上之下;中等:即中之上、中之中,中之下;下等:即下之上,下之中,下之下。
下之下,可谓是最差之流。
第三日、第四日,第五日,沈念欲让他们参与到一众检讨、编修、修撰的议史议典中,从中学习修史技巧。
然而二人几乎是一言不发,崔允赫开口了几次,所言还都是错的。
沈念对他们的评价是:下之中。
第六日,沈念称让他们跟着翰林院孔目去藏书库学习目录学,然二人只是闲逛,更可恨的是,入夜之后竟然去了勾栏胡同,半夜方归。
有锦衣卫在,沈念很容易知晓他们的行为。
至于第七日。
沈念以为他们可能是对前几日的修史内容,暗自记在心中,故而出题考试。
哪曾想,二人完全就是胡编乱做,得到的考绩评价是:下之下。
最后。
沈念给二人的整体评价是:辞章不工,天资愚钝,秉性难持,非史笔之器,宜更业!
直白来讲:压根不是做史官的料儿,建议转职。
但是——
沈念心善,觉得此等评价会破坏大明与朝鲜的宗藩关系,会令崔盖国父子三人脸上无光,回国受惩。
故而他建议,将总体评价改为:文心稍逊,天资尚可,秉性上乘,多加磨练,可为撰著国史之官。
如此,他们方便谢恩,皇上还会给予他们奖赏。
在三人快看完之时。
马自强将二人的考卷,将沈念批阅的二人前两日的文牍全都拿了出来,让崔盖国仔细观看。
稍倾。
学士厅彻底安静下来。
沈念撰写此总结书,本来是证明自己教了许多但对方没有认真学,也没有学会。
但没想到对方竟然整出来了他的七宗罪。
而今,这份总结书便是最好的反驳。
这些要传到朝鲜国,这父子三人的仕途不但会戛然而止,没准儿还会遭到重惩。
这一刻。
崔允赫与崔允俊都有些懵。
他们根本没意识到沈念为他们做了如此多的安排。
更没想到的是——
当他们看到翰林院史官们的平常考绩时,真是所有人每日检阅的文牍都不下百篇。
如此一比较。
二人两日完成了一百多篇,根本算不得被刁难,更算不得被视为文员胥吏。
关键,他们去勾栏胡同寻欢的事情也被扒了出来。
这种事情根本是瞒不住的,朝鲜国使团的马夫便知晓。
顿时,他们自己都觉得控诉沈念的七宗罪,皆不成立。
这一刻。
崔盖国的脑子转了一圈又一圈后,也全部明白了。
沈念的七宗罪,纯属子虚乌有。
真实情况是:沈念不但没有刁难他的儿子,反而是认真指教,但其两个儿子却一心寻沈念的罪行。
外加其子与大明的史官相比,确实是太差劲了!
更关键的是,沈念为了他们能回朝鲜不被惩罚,还替他们找补,尽量将评语写的好一些。
而他们却恩将仇报。
无端干预大明朝政,构陷大明史官。
这两个罪名若传到朝鲜国内,他们的国王能扒了他们三人的皮。
噗通!
崔盖国突然跪在了马自强的面前。
崔允赫与崔允俊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当即也跪了下去。
“马……马学士、是我的错,都是我的错,我不该听这两个小畜生之言,冤枉了沈编修,沈编修为我们着想,我们却如此冤枉他,我们不是人,不是人,恳请马学士一定不要将此文书呈递御前,不然……不然我崔家就完了……彻底完了……”
崔盖国的眼泪鼻涕,眨眼间便都落了下来。
崔允赫与崔允俊都将额头贴在地上,身体一个劲地颤抖。
他们怕了!
此事可大可小,全看马自强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