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架飞机是全制空挂载,总反舰导弹数量约120枚。
但这些还不够,最大杀招是从本土紧急转移过来的15架b1b和8架b52h。
b1b最大可挂载24枚鱼叉,b52h最多可挂载12枚。
一般而言极限挂载很少用到,对航程和速度有较大影响,但b1b依靠转轮挂架阻力增加并不怎么显著,而b52h则是纯粹大力出奇迹。
最妙的是第三舰队就在不到1000公里外,对战略轰炸机来说就算满载也能够轻松胜任,空射型鱼叉更是可以在300公里外发射,可以放心的在战区外徘徊。
23架轰炸机共携带了456枚“鱼叉”,加上战斗机群的120枚,总共576枚反舰导弹!
这么多鱼叉不仅掏干了帝国本土的库存,还要在一圈盟友中搜罗才勉强凑齐,打造了堪称史上最强大的反舰机队!
第三舰队船虽然多,但真正的作战舰艇充其量只有一半,并且通过卫星已经能察觉到绝大部分都是慢吞吞的老船,近600枚反舰导弹绝对足够!
只是轰炸机生存性不如战斗机,怀恩计划是先靠着航程优势在海岸盘旋等待,一旦掌握制空权后再靠前发起超饱和对舰攻击。
与此同时,带英的2艘特拉法加级核潜艇、以及1艘在附近巡弋的洛山基级加入反舰队列,同样可提供不小助力。
而皇家陆军不分昼夜派出了几个工兵营以及防化装备,在奥尔德格罗夫附近降落后很快就赶到了基地。
一到这里怀恩就目睹了惨状:
距离袭击已经过去了六七个小时,大火早已被扑灭,但现场还是弥漫着浓烈的煤油焦味。
尤其是最先入目的正是那41架紧密排列的鹞式残骸,此时只能看见满地的灰白色废金属。
防化兵一来就先找到了基地的消防车,优先通过洒泡沫降低辐射,清理跑道工作也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实际上基地的人员在袭击发生后就完成了大部分工作,在凌晨3点30分就恢复了起降能力,最先进驻的是一架e2d预警机,稍稍补给后就立刻起飞提供雷达预警。
稍晚一些时候,1架sr71黑鸟跟着1架c17运输机同时抵达,上面都是专用的维护设备以及地勤。
他们将会在这里对黑鸟进行整备,在太阳升起时放飞对第三舰队实施侦查行动。
凌晨5时,带英的搜救队成功找到了坠机的马克。
那架迫降在湖中的e3b幸运的保存了主体结构,主要人员都完成了撤离,马克本人只是小腿和肋骨骨折,休养半年就能恢复。
他本人在获救后第一时间向怀恩致电,本想认错但后者却劝慰他好好休息,并且勉励对方要总结经验,以后还用得上。
怀恩可一点没有治罪的意思,毕竟马克不但年轻,还成为了少有指挥过数百架战斗机大混战的将军!
别说现在,就算几十年前能干这活的也没多少人。
即使他出了不少错漏、即使磕磕绊绊,但依旧将成为空军内部一颗新星,日后爬到自己的位置可能都很大,怎么舍得怪罪?
再说损失最多的是盟友的飞机,哪里能算马克的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