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瑞岛
唐文开始检查文学创作成果。
“怎么写了这么多?”
在岛上的酒店房间里,唐文看到的是一整面书橱的文件。
小部分都是打印纸裁切装订起来的故事稿,而其他则是印着盖世太保徽标的文件、2号防空塔长官日记、秘密生化实验记录、累计几十年的雨林开拓命令、作战日志等等。
故事稿是创作出来的基础,所有的命令与正式文件全部从故事中提取扩展而成。
在过去的时间里,“家”负责拼命读阴谋论和野史写故事,之后由d系舰长们24小时不停歇按照格式撰写文件,再交给古董团队处理做旧,已经实现了规模化。
“过去的一个月,我写了120万字。”
“家”此时像极了后来的网吧大神,不过也的确如此。
在钱和危险的逼迫下,他从一个会吹点牛的文艺小混混被迫三天速成打字技能,平均日写3到4万字以上内容。
并且这还是用于用于编纂文件的梗概,要是灌水放开至少能填补400万字的内容。
唐文翻了一遍两万字的大纲,内容比自己想还要丰富些,差不多给失落帝国编造了半个世纪的完整历史,同时植入大量野史……这很好。
至于文件分为四大类:
记录类:以长官、士兵日志为主,也有防空塔的出动次数记录、人员流动等等;
命令类:来自“南极总部”或者其他防空塔的命令和协调请求;
技术类:记录各种武器、承接的武器实验记录、生化实验等;
周边创作:家属的信、武器保养日志、食物采购单、圣诞贺卡等等。
为了减小破绽要毁掉一部分,但保留哪些也有讲究。
记录类扯淡灌水的内容最多可以多留一些,技术类偏老旧向多一些;新锐武器提一嘴就行;命令类保留些证明汉斯活动痕迹的部分即可,至于周边创作可以随意。
现在所有的文件都已经完成做旧,不过唐文只能看出这些纸张的确看起来就有几十年前的味道,打算先挑一些在国内找人鉴定一番,没问题再放进防空塔中。
不过就在他闪身之前,王虎追上来问了句:
“老板,那些人……”
他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不过唐文却是挥挥手:
“留着他们还有用,先在岛上待一段时间吧,或者在圣玛利亚城活动也行,不过要严密监视。”
“是!”
……
“泰晤士报:瓦良格号航母启程,科钦造船厂对外招标重型吊机”
或许是也感受到了帝国的杀意,三哥终于付清了尾款,催促黑海造船厂发货。
瓦良格号没有动力系统只能靠拖船拖行,慢吞吞的通过海峡进入地中海后,还需要经过苏伊士运河才能进入没有阻碍的大洋。
唐文看到这条新闻后琢磨了一会儿,然后找来舰娘一起蹲在电脑前写新闻稿。
这个时间点迎回瓦良格号三哥肯定得吃点苦头,说不定还会和原世界线国内一样被拦在君士坦丁堡外。
不过理由却又不太相同,其实包括帝国在内的西方挺希望三哥得到瓦良格号并形成战斗力。
毕竟隔壁的东大不仅有一条正牌的中小型航母,还有2条航空战列舰,地区平衡原则不能乱。
但这与给三哥上眼药并不冲突,依然有机可乘。
为了隐藏身份,唐文打算采用自己口述+写梗概,舰娘用法语扩写成外文稿,再想办法通过外媒传播出去。
内容自然是三哥威胁论,不然怎么让帝国猪油萌新生出以熊猫制象的主意,多卖点高档装备?
“……笔者认为,续建瓦良格号比购买一艘完整航母意义更大,作为次大陆最大的工业国,科钦造船厂将在5年内获得大型航母制造能力……以三哥的庞大国力,持续到2015年可能会再造2至3艘国产航母,拥有4个以上航母打击群,搭配以苏33、或者su37为基础的舰载机,将一跃成为世界第三、甚至第二海军强国,成为主导地区秩序的新兴力量……”
唐文边写边回忆在战忽局当编外人员的时光,很快一篇严谨的分析报告出炉,详细的论证了我三哥的未来可期!
文章末尾还隐晦的提了下蘑菇蛋,认为坐拥5个航母战斗群以及蘑菇蛋的三哥,入常已经是板上钉钉,将要成为有声有色的大蝈啊!
通读了一遍中文稿之后没发现有什么问题,让巴尔就开始翻译,然后想办法配上些图片……完美。
做完后唐文就登陆bbs创建小号,开始写标题:
【外媒预测:三哥将在十年内超越大毛】
做一个打不开的链接,然后将“外媒报道”截图放上去,一切就算齐活。
出口转内销这种手法现在还没多少人用过,他相信很快就会有奇效。
之后他又去登陆其他国外论坛,或者直接通过邮箱投稿……舰娘本来坐在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