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没有了悲(3 / 5)

请,卸甲! 煮小酒 10654 字 1个月前

“哼!他也知道害怕,跑便跑了吧!”

韩问渠袍袖一挥,道:“对于掘墓一事,百姓们想必满是愤声?”

殿中,他的三公齐浩文、包司才、戚威三人沉默不语。

韩问渠不满的扫了三人一眼:“三位莫非已与孤生隙?”

“不敢!”

“绝无此意!”

三人连忙摇头。

从他们答应韩问渠,坐上‘三公’宝座的时候,他们仨就没有退路了。

“民间确实怨声颇多。”齐浩文道:“太原王和王氏往日都名声不错。”

“怨声?”韩问渠身侧,韩颖嗤笑一声,道:“父亲,女儿有个法子,定让这些虚伪的百姓不再有半点怨恨之言。”

韩问渠往日为官时,发现这个女儿只是聪慧,但未见多少才能。

可造反之后,才觉其颇有过人之处。

可惜,只是个女儿身。

“说来。”

“坦诚一些,直言死人已矣,活人需活。一应所得,当有并州百姓共分之。”

韩颖眼神阴狠:“以发放钱粮为民,让他们去大的亭台。等人都到齐了,再用兵一围……如此,施展我们第二条计策,不就轻松多了么?”

“等到事情做好了,将亭台四面围住,不使一个人走出,封锁住消息。”

“如此,便可以最高效率的去抓人!”

原先韩颖提出的三策,第一条最早施行,韩问渠早已差快马去通知草原各杂胡部落了。

第三条昨天开始也动手了。

唯有这第二条,韩问渠狠得下心,但害怕操作不当,使并州百姓又起乱子。

随后,韩颖又给出更具体的实施方法。

听完后,韩问渠目光大亮,一拍大腿:“善!”

并州,本来就是个缺粮的地方。

如今这个局势下,处处兴兵,叛军又毫无军纪可言,那些异族雇军更是专抢汉人百姓。

并州百姓,早已食不果腹。

在晋阳东南位置,有两座亭,一曰梗阳、一曰凿台。

因晋阳城大,又是并州之中心,这两座亭也非同一般,面积已经接近一般的小城了。

在并州乱前,这两座亭城主要的作用是在于开市。

晋阳乱后,亭城的经济功能废弃,被韩文渠用来养马和锻造兵器。

这两座亭城之间,生活着大片百姓——以晋阳为中心,这一片是整个并州人口最多的区域。

一个干瘦妇人,正坐在家门口,怀里抱着一个婴儿。

因缺乏粮食,母乳匮乏,婴儿食不得饱,急的哇哇大哭。

妇人面露怜色,赶紧抱着孩子起身,轻声拍打:“不哭不哭,等阿爹回来给你煮米汤喝,不哭——”

婴儿哪听得懂?只大哭不止。

妇人哀叹一声,便喊道:“阿右!阿右!”

“王右!”

“娘亲,我在这里,有什么事?”

一个十余岁的孩童跑了来。

他手里拿着一口?6?8黑柿木刀,质地坚韧,花纹细腻。

食物匮乏导致他长得很瘦弱,但眼睛依旧有神,一看就是个调皮的小子。

“你又跑哪去了?”妇人责怪道。

“我在练路哥教我的刀法!”少年横刀摆开了一个架势,一脸自豪:“等我学会了,我就能保护娘亲和弟弟了。”

“饭都吃不饱,别折腾那没用的,给我省点力气!”妇人呵斥:“你抱着弟弟,我去寻你父亲,看他怎还未回来。”

“回来了。”

话音刚落,一个男子推开院栏走了进来。

他挑着一个细棒,手里提着一个袋子,袋子里鼓囊囊的。

少年扑了过去:“父亲,是猎到了什么野物吗?”

妇人也满眼期待。

男子摇了摇头,叹道:“哪里还有什么野物,我在山坳里看到了一些野菜,给挖了过来。”

“啊!又是野菜啊……”少年一脸失望。

妇人低下了头:“野菜就野菜,缸里还有些粟米,用野菜煮了粥来吧。”

“好。”

一阵忙碌后,一家四口坐在桌上。

说是粥,米极少,多是水和野菜。

一口喝掉,像是没吃差不多。

婴儿醒来,因饥饿之故,又开始哭闹起来。

“不哭不哭!”

妇人赶紧拍打,给婴孩小心的喂着野菜米汤。

“阿右。”男人没办法,对孩子道:“将你的?6?8黑柿木刀当了吧。”

“不行!”王右立马将刀藏到背后,道:“这是路哥给我的,等我练成了刀法,我不但可以保护你们,还能去截杀叛军,给你们挣饭吃。”

这话一出口,夫妻俩双双色变。

妇人顾不得喂饭,一巴掌就打在孩子脸上:“你在这胡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