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陵容晋贵人(1 / 2)

树欲静而风不止,延禧宫比之前安陵容和富察佩筠得宠时还热闹,几乎每日都有人来看望富察佩筠。

安陵容嗅觉敏锐,还闻到微弱的麝香味,只是不知道是谁身上携带了伤胎之物。

她和丹珠不敢打草惊蛇,避开夹竹桃,来了麝香,还不知道以后又会有什么新手段。

富察佩筠干脆一病不起,闭门谢客。

没几日,太医院换了位王太医过来,富察家传了信,王太医可信。

西北战事平息后,皇上去翊坤宫的次数也多了起来。

年世兰似乎察觉到自己的恩宠跟哥哥的战功有关,颂芝看她黯然神伤,费尽心机开解,才让年世兰心情好一点。

甄嬛与年世兰侍寝次数差不多,但皇上时常在白天诏她去养心殿,人人都知道,甄嬛才是一枝独秀。

除了这两人外,最近习得一手琵琶技艺的淳常在,也颇为受宠。

再之后,就只有安陵容了。

至于其他人,除初一十五留宿景仁宫外,就只有怀孕的富察佩筠,以及有孩子的曹贵人等人。

延禧宫事故不断,突然落下的树枝,行事毛躁的太监,偶尔窜出来的野猫等等,

富察佩筠每次都有惊无险,但整个人瘦了一大圈。

安陵容只能让她以不变应万变,留在怡性轩,寸步不得出。

王太医跟皇上说,恬贵人体弱,需卧床静养,皇后就准了富察佩筠在生产前不再去景仁宫请安。

只是安陵容的日子实在不好过,皇后说知道安陵容的绣工好,让她绣《法华经》为太后祈福。

《法华经》将近八万字,给太后的祈福的绣品又要精益求精。

安陵容算着,每天绣五个时辰,一日不歇,也得小两年时间。

可皇后只给了三个月时间。

做不到的事情,安陵容也不勉强自己,有些事情从一开始就知道做不到,何必白费力气?

她不愿被人骂做狐媚子,可如果成为狐媚子能保住命,狐媚就狐媚吧。

这日,皇上来看望不舒服的佩筠,刚进延禧宫,就看到乐道堂里的安陵容手持梅花跳舞。

安陵容似乎也因为被皇上看到脸色羞红:“皇上万福金安。”

皇上转着手中的翡翠手串,眯了眯眼睛,女人家的小手段,他当然懂,只要肯用心就好。

“这是什么舞蹈?”

“回皇上,臣妾不知。”

皇上抬了抬眼皮,不知?

安陵容头垂的很低:“皇上,我们江南有很多民间舞蹈,名字都难登大雅之堂。

而且,同一支名字的舞,不同的人跳出来也不相同,臣妾穿着旗服,动作有些受限,所以做了删改,与原来的舞蹈差别很大。”

皇上冲苏培盛摆了摆手,很快一套宫廷舞服送了过来。

安陵容进宫前,就学过两个多月舞艺,

因为教习出身“曲中”,安陵容骨子里又自卑敏感,进宫后压根不敢跳舞,最多就是在唱歌时摆几个动作。

可在圆明园,见甄嬛那样的出身也要被当成歌伎,在大庭广众之下献舞,还因为跳的不够出彩,被敦亲王取笑,皇上当时脸色难看,事后却对甄嬛宠爱更甚。

安陵容现在也看透了,只要皇上喜欢,就没有低贱之说。

因着这个原因,皇后给三个月绣《法华经》,安陵容一个字都没绣,花了一个月时间练舞,

她底子不好,论技艺那是远不如甄嬛,但胜在新鲜,

这支舞是安陵容用两支风格类似的舞,结合江南民间的采茶舞拼出来,

严格说来,有些不伦不类,但是几支红梅掩饰了其中生硬的部分,还算不错。

最重要的是,皇上的看的也不是舞步,而是纤腰袅娜、弱柳扶风,眼波流眄、含羞带怯。

一支舞尚未跳完,皇上就清了场……

第二日,安陵容晋为璟贵人,连续侍寝七日。

后宫嫔妃提到安陵容,都是“狐媚惑主”。

皇上与皇后说了一声,《法华经》刺绣改为抄写《金刚经》,安陵容担心太后生气,绣了一幅观音像,与《金刚经》一并送到寿康宫。

太后把安陵容留在身边抄经文。

甄嬛也在寿康宫抄经文。

安陵容的字除了工整毫无美感,甄嬛的字却写的很不错。

太后赏了甄嬛云锦,安陵容什么都没有。

她心里难过,暗道原是她不配,但离开时还是乖乖跪下磕头谢恩。

直到两人离开,太后才拿着那幅观音像发呆,

绣活最是考验定力,安陵容有这样的绣工,按说也是个沉稳的,可惜,小户出身终究是不如大家闺秀端庄稳重。

太后又想到冷宫里的沈眉庄,那沉稳模样她是真喜欢,可惜了……

安陵容白日去寿康宫抄经文,偶尔晚上还要侍寝,整个人累的不轻。

富察佩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