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传言,越听越像真的。
百姓八卦的力量是强大的。
只要有人给个引子,什么不合理的细节,都能给你找好理由。
可还有一点,弘历与果亲王,似乎没有太多的来往。
这个疑点很快再次被推翻。
孟静娴和果亲王府的家丁都证实,那一年果亲王曾经让人四处寻找美人,这一点很多经手人都知道。
对上了,对上了。
果亲王和弘历都曾经豢养美人,这两人必然是一丘之貉……
京中流言纷纷,大理寺的一众官员,却几乎要把自己的头发拔光了。
摩格和他身边的护卫早就没了,仅剩的两个亲卫知道的也有限,证据链不完整,而且动机也太牵强了。
就算皇上的儿子都……咳咳,那也轮不到果亲王啊。
大理寺的蒋宇非揉着脑袋,向大理寺卿提议把“想象力丰富”的顺天府府尹顾应闻找来相助。
顾应闻气的在心里把蒋宇非骂了个狗血淋头,这种皇家事关他顺天府府衙什么事?
大理寺卿也头疼,这种皇家事关他大理寺什么事?
可,都是老狐狸,在心里骂的再脏,面上还是一团和气。
顾应闻隐忍着白眼问,这果亲王都已经跟摩格达成合作了,还管什么轮不轮的到他?
就是因为轮不到他,所以才找外族人合作。
比起皇上,果亲王早年跟谁走的更近啊?
十四王爷允禵!
都是官场的老油子,谁不知道当年皇上登基后就想把果亲王——咳咳。
还是怡亲王求情,皇上才放过果亲王的。
大理寺卿眼睛一亮,顾应闻真是人才啊,难怪能成为任职时间最长的顺天府府尹。
至于真相?
真相就是果亲王确确实实救了摩格,果亲王也确确实实想要豢养美人。
真相就是摩格屠杀不少边境军民,当年怡亲王、敏郡王、安顺伯遇险,幕后就有准葛尔人的影子。
真相就是,所有人都知道,皇上已经容不下果亲王了!
顾应闻给了一个好借口,再加上最近沸沸扬扬的传言,还要什么证人证言?
死无对证的事情,那必须是上面什么意思,就是什么意思。
大理寺卿眼圈红红:“这果亲王实在是狼心狗肺!”
“先帝时,他连个贝子都不是,还是皇上不计前嫌,封他做了郡王,后来又成了亲王。”
“皇恩浩荡,他竟如此狼子野心,实在是有负皇恩啊!”
顾应闻瞪大眼,这演技,这做派,有点眼熟……
很快,大理寺对果亲王的调查有了结果。
七年前的夏日,果亲王允礼于京城郊外,救下被毒蛇咬伤的摩格。
同年冬日,允礼出巡滇藏,失踪数月,其间前往准葛尔与摩格见面,无人知晓两人有何密谋。
之后,准葛尔在边境频频躁动,摩格还与其亲卫多次潜入大清境内。
允礼与十四王爷允禵关系甚好,一直企图让皇上放出允禵。
皇上登基之时,八王爷允禩与十四王爷允禵因不满皇上继位,谣传皇上篡位,导致至今仍有人疑心皇上之位不正。
皇上宽宏大量,并未过多为难二人,还曾封八王爷为和硕廉亲王,十四王爷为郡王。
可惜,允禩与允禵不思皇恩,其旧党十王爷允?2?1,更在雍正四年起兵作乱。
皇上无奈之下,这才将几人革爵圈禁。
允礼得皇上重用,不但不体谅皇上苦心,还要求释放允禵,皇上如何肯答应?
见无法让皇上放出允禵,允礼便与爱新觉罗·弘历勾结。
允礼四处寻美人图,弘历指使太常寺丞陈沐去江南,将允礼搜寻到的美人拐带至京城。
两人还借原大理寺少卿甄远道之手,送了刘媛媛入宫,意图用美人计达到其目的。
同时,允礼故意让人放出允禵身患鼠疫的假消息,太后逼迫皇上放出允禵。
皇上命太医为允禵诊治,发现允禵并未染病。
允礼计划失败,又让弘历给允禵下对身体毫无伤害的安眠粉。
哪知,太后身体经不起折腾,在得知幼子昏迷不醒的时候,溘然长逝。
皇上心痛母亲之死,要求彻查允禵昏迷一事。
弘历早在计划开始之前,就做好了准备,所有证据指向刚产下龙凤胎的纯贵妃身上。
幸亏皇上明察秋毫,还了纯贵妃清白。
弘历一计不成再生一计,用身边人攀诬乌拉那拉家。
若非严大中、刘石江等人爱女心切,寻人寻到京城,真相还不会那么快被查出。
允礼见弘历计划失败,火速将家中的美人图付之一炬。
随后,弘历入宗人府,允礼计划失败,可他贼心不死,竟与准葛尔可汗摩格勾结,再说服十四王爷旧部,多次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