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楼是一座三重檐攒尖顶春城传统古建筑。登临其上,远山近水尽收眼底,景色“蔚为大观”,故得名“大观楼”
大观楼位于滇池的草海北边,因这里毗邻太华山,本地人又把它叫作“近华浦”,十八米高的大观楼就坐落在这里,和著名的西山‘睡美人’隔水相望。
大观楼是全木结构的古代观景楼,始建于泰康五年,虽然在往后的战乱中多有损伤,但几次修缮之后,仍旧较为完整的保存着几百年前的古建筑风貌。
因为平行世界的大观楼并不像蓝星那么出名,因此大观公园的面积要比周硕前世印象中的小得多。
好在平行世界的龙国对传统化文化传承极为重视,承载着两百多年历史文化的大观楼勉强还是获得了文化保护单位的名额,建起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公园。
运粮河东起春城的篆塘,向西蜿蜒流淌,流经大观公园南侧。
在平缓的地势作用下,此地积蓄成了数片湖泊,然后才徐徐汇入滇池草海。
流经大观公园的河道水势平缓,管理方便引水为池,在上面种满了荷花。
这就是春城大观公园有名的荷花池。
七月份恰是赏荷花季节,联通滇池的湖水清澈见底,其上荷叶田田,翠盖层叠,粉白二色的荷花亭亭玉立,点缀其间。
清风拂过,摇曳生姿。
清澈的湖水倒映着天光云影,也映出荷花的清丽姿态,偶尔有小船划过,惊起荷叶之下的游鱼,荡起一池清波,越发的显得生意盎然。
周硕和李清清一进大观公园,就看到了满池盛开的荷花。
“这荷花开得真好!”李清清说着,轻轻翕动鼻翼,一股荷花的幽香沁入心脾,恬淡而清远。
“真香。”李清清说。
周硕也深吸了一口气,淡雅的荷香直达脑海,夏日的酷暑,和几天签售会里积攒的疲惫,在这一刻都被驱散开来。
“真是个静雅的地方。”
周硕拉着李清清的手走在青条石铺成的小路上,荷花池的四周栽满了柳树,森森的遮住远处的阳光。
李清清小时候和父母来过这里,不过到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
而且那时候她一个小屁孩,哪里能够体会这“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意境?
周硕前世倒是来过大观公园,这一世却还没有看过,此时故地重游,又是一番别样的感受。
走过一座石桥,便看见了不远处掩映在古树间的大观楼。
果然和前世的大观楼没什么两样。
“那就是大观楼了。”
周硕指着远处的三层小木楼,这座大观楼虽然称不上巍峨,但其下古木郁郁苍苍,其上飞檐斗拱,雕梁画栋,与湖光山色、青荷绿柳相映成趣,自有一番孤高的气度。
“我们去看看吧!”李清清说。
周硕拉着她的手穿过一条由垂柳拂荫的小路,很快就来到了大观楼下。
离得近了,就可以看到一楼檐上挂着的巨大的牌匾,其上是首建此楼的王继文巡抚写的,雄浑苍劲的“大观楼”三个大字。
历史虽然发生了偏移,但在某些地方上却惊人的相似。
比如这座大观楼,又比如首建者的名字。
两人走进一楼,大厅里有几位游客正在观赏大厅里陈列的墨宝,还有一位讲解员正在给他们讲解这些墨宝的来历。
这些墨宝多是春城历代以来文人雅士的作品,不过这些人不论是书法还是文章,都差了点意思,因此在五千年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便显得平平无奇起来。
周硕和李清清也走过去看热闹,讲解员一见有新游客来了,连忙抬起头来,打算邀请他们一起旁听。
突然,讲解员脸上露出迟疑的表情,像是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或者以为自己在做梦。
“你,你是周硕?”他的语气充满了不确定的质疑。
“你认识我?”周硕没想到这里还能遇到自己的粉丝。
听到周硕承认了自己的身份,讲解员激动起来:“周硕大大,我是你的忠实书迷!”
几位游客当中,也爆发出两道惊喜的声音:
“真是周硕!”
“周硕大大,我也是你的忠实书迷!”
周硕更惊讶了,随便逛个公园,都能遇到自己的书迷?他的粉丝,好像还没有多到这样的地步吧?随便
一番了解之下,周硕这才弄明白了这番巧合的原因。
原来,这位讲解员名叫王乐宸,是春城大学的学生。
因为周硕要在春城办签售会,当地文旅认为这可能会带动本地的旅游发展,因此要求各大景点一定要接待好这些游客。
王乐仁刚好没有回家,在学校没事做的他就跑到大观公园当起了志愿者,为游客们讲解大观楼的历史。
而那两位女粉丝,她们是从暹罗省结伴而来的参加周硕的签售会的。
因为暹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