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惨被打脸葛钧山,守不住底线!(3 / 4)

那时候相关政策还不规范,考虑到杨融也确实有能耐,他投资入股后,很快让公司造的面包车好用又好卖。

于是乎。

杨融迅速开始了上市计划,他打算要让盛阳金利汽车到米国上市。

为了符合相关规定,他先注册了一家名叫华晟汽车的离岸公司,然后又在国内搞了一个非营利性的公益基金会。

通过离岸公司控制基金会,再由基金会控制盛阳金利汽车,最后让华晟汽车成功在米国上市,并融资了上亿米元。

那可是1994年的上亿米元!

有了这一笔钱,公司招兵买马、大举扩张,融来的资金不够,就贷款上马新项目。

随后几年,华晟汽车又孵化出了三家上市子公司。

短短几年不到,公司就已经市值好几百亿,在微型车市场上占有极高的份额。

照这样的势头发展下去,华晟汽车必将成为宁远省的龙头企业,让宁远省成为汽车工业大省。

谁也没想到,就在一片欣欣向荣之时,亚太金融危机爆发。

这下股价暴跌、市值蒸发,糟糕的经济形势让公司业绩持续下滑。

那时候,大量的国营企业改制,数百万下岗职工需要安置的时候。

宁远省硬生生的挤出了一笔资金,帮助资金链断裂的华晟汽车走出困境。

随后两年,公司走出困境,听说业绩逐渐恢复、股价也慢慢回升,省里自然要催问华晟汽车还钱。

迟迟讨债不成,宁远省就抽调精兵强将进驻公司着手调查。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杨融早就用极为复杂的股权结构与人事体系,将华晟汽车变成了他在资本市场上的金融工具。

他制造大量的虚假业绩美化财务报表,而让他还钱他没有,让他拿股权抵债,他反而还要狮子大开口。

事情曝光后,不仅股价暴跌,还挨了重罚,公司到了岌岌可危的边缘。

廖晨曦抽调多个部门精兵强将,组成了一个省级的工作专班,去解决华晟汽车的烂摊子。

结果口水仗没少打,进展却没多大。

在此期间,葛钧山又给压力了。

他想让国际知名车企宝马来盛阳投资。

盛阳的华晟汽车,有工厂、有工人,造车也很多年了。

加上盛阳也有足够的重工业基础,有一定的汽车产业。

一直想要拓展龙国市场,通过本地生产降低成本的宝马,也有兴趣投资建合资车企。

况且盛阳不仅愿意白送一大片土地,还承诺会为外籍职工修建医院、学校、公寓,甚至一条德式风情街。

双方一拍即合,合作洽谈进展火热。

既然杨融不好好干,那就别干了。

把他踢出局,正好让宝马入股华晟汽车。

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华晟宝马。

然而……

杨融这些年在盛阳也不是白混的。

他在华晟汽车里,也还是上下公认的总经理、大股东。

消息灵通的他,得知省里不打算跟他磨嘴皮子后,直接就跑了。

对廖晨曦来说,这事儿自然就麻烦了。

以前的历史旧账,却要他来解决。

他本想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搞出问题的人。

可惜……

杨融跑了!

葛钧山背负双手,来回踱步走了两圈。

“这么大的事,你怎么不早跟我说呢?”

“我这不是怕你生气吗?万一气坏了身子咋办?”

“他跑路后,就没任何回信吗?他持有的股权好歹也能值点钱,难道他就一分不要吗?”

“他托人带过话,说给他一百亿,他和华晟汽车再无瓜葛!”

“一百亿?他疯了吗?这么想要钱,怎么不去银行抢?”

“别生气,别生气啊老葛!”

“我……”

葛钧山重重叹息了一声。

一屁股坐下来后,端起三鲜鹿茸羹就开始一顿猛吃猛喝。

仿佛碗里不是鹿茸羹,而是狮子大开口的杨融。

解决了三鲜鹿茸羹后,葛钧山把碗往茶几上一撂,拿起纸巾擦了擦嘴。

“一百亿是绝对不可能给的!”

“宁远省已经穷得快叮当响了,哪还有钱给他?”

“你回头托人带话给他,就说念在过去他的功劳份上,可以给他五亿!”

廖晨曦苦着脸道:“一百亿砍到五亿,他恐怕不会答应呀!”

葛钧山重重冷哼一声。

“如果他给脸不要脸,那他弄虚作假、操控股价、侵吞国有资产等种种罪行,就别怪我们给他来个大清算!”

“到那个时候,别说拿着五个亿体面退出,他甚至还要被咱们发国际通缉令,让他这辈子都活在恐惧当中!”

葛钧山的话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