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好大喜功!我赵瑞龙可没疯!(3 / 4)

而要想尽快让龙国成为高铁强国,就必须要做到百分之百安全。

否则一旦发生车毁人亡的事故,也必然会引发无数人抨击反对。

到时候不只是已经开通运营的线路,不得不降速运营,让高铁快不起来。

要新建高铁线路,也必然会面临重重困难,不仅审批困难,设计速度还会被一降再降。

要是降低到200,甚至160公里的设计时速,那他妈还能叫高铁吗?

很多人以为铁路运营速度低就更安全,就像他们觉得开车上路,开得慢就不容易出事。

路上开慢车,不仅会制造拥堵、惹人厌烦,反而还容易因为跟其他车速度不一致,导致出事的概率更大。

而铁路的安全性并不取决于速度,导致铁路出事的原因,往往自然灾害、设备故障、违规操作等等。

如果只是单纯降低高铁的运营时速,其实并不能提高安全性,只是让一部分人心理上觉得更安全。

可代价呢?

如果一条新线在设计之时,就没有按照350公里时速来设计。

那么曲线半径、线路坡度等技术指标是可以降低不少,能节约不少施工和运营成本。

但是速度慢的高铁,会导致人们多花不少时间在路上,高峰期也难以安排更多的列车增加运力。

相比于民航,高铁在一千公里内出行是最有竞争优势,但前提是得按350公里时速来跑。

因为同样一千公里的旅行,高铁不容易受天气影响,基本三个多小时就能到,加上车站基本都位于市区,往返车站和候车也不需要多久。

而坐飞机出行,飞机看似空中飞行时间只有一个多小时,但往往容易晚点,而且机场位置大多远离市区,往往需要提前一小时到机场候机。

可是将高铁运营速度,降到250、200,甚至160,一千公里都要跑六个多小时,那还有什么竞争优势可言?

等经济发展更好了、人们出行需求更大了,想着升级提速改造,就不仅耗时耗力,改造成本还不低。

像那些山区桥隧比高的,舍得花钱都不行,因为按照低速设计建设的桥梁隧道,根本不具备升级提速的条件。

一旦既有线无法升级提速,又没钱新建,即便咬牙建了,客流也很难满足,上座率不高势必会被骂劳民伤财。

到时候,时速很低的既有线,只能将就着用,就不仅影响了沿线地区经济发展,也会影响民众出行,还是会被骂。

因此。

赵瑞龙很清楚,建高铁和造国产新能源汽车、大型喷气式客机一样,机会只有一次,那就是第一次。

只有第一次就造好了,在做到安全可靠的同时,又有科技时尚的优势,才能得以飞速发展,否则就会争议不小、麻烦不断。

想要雄伟的八纵八横高铁计划,又快又好的完成,每一条真高铁,那么作为标杆第一条的燕沪高铁就绝不能出任何安全问题。

不知不觉,车队抵达毗邻天海南站的燕沪高铁公司。

几乎与此同时,有着高铁狂人之称的柳志恒副署长也到了。

下车刚一见面,柳志恒就握着赵瑞龙的手,很是激动的说道:

“静态验收顺利通过,我估计联调联试也绝对不会有问题。”

“照这个进度,我感觉八月一号,就能开始试运营呀!”

赵瑞龙瞬间目瞪口呆。

我尼玛!

八月一号?

就联调联试二十来天?

就算是另一个世界,建设运营十多年,经验极其丰富的基建狂魔,也不敢这么疯狂啊!

记得穿越前,都已经经验非常丰富了,开通一条技术并不复杂的新线,都用了两个月时间联调联试。

而现在……

二十来天,柳志恒就想要开通试运营。

就算这个时代的人们,还没那么重的功利心。

还有很多人哪怕工资奖金不高,也愿意为了国家建设鞠躬尽瘁。

可二十来天……

哪怕每天折算十六个小时的工作时长。

满打满算,也只相当于另一个世界,联调联试一个多月。

而且这他妈还是龙国第一次建时速350公里的高铁!

很显然!

这已经不是丧心病狂,而是异想天开!

如此好大喜功、大干快上,真要匆忙开通,不出大事才怪!

看到赵瑞龙的表情变化,柳志恒有些惊讶的笑问道:

“怎么?难道你觉得八月一号开通试运营,不太可能吗?”

赵瑞龙果断摇头。

“不是不太可能,是绝对不可能!”

“柳署长,别说八月一号,就算九月一号,我也绝不同意!”

“什么时候开通试运营,不是咱们随便说个日子就行,而是要实打实的,做好每一项测试与演练工作,能确保万无一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