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解约,重新出发(2 / 3)

事情后,吴焯选择了拒绝。

他知道如果继续合作下去,早晚他肯定要跟天熹闹翻。

所以与其双方闹得不可开交,甚至闹上法庭,他还不如放手,自己给自己当老板。

正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现在的吴焯早已经不适合在别人手底下工作。

最好的办法其实就是自己当自己的老板。

这其实也是娱乐圈的常态。

有出息的艺人,在成功以后,往往都会选择自己成立公司自己当老板。

这不是白眼狼,也不是有出息以后就忘了老东家。

而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因为当你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原来的公司其实已经帮不了你了。

是留在原地踏步,还是重新出发,聪明人都知道该怎么选择。

“阿焯,这几年你在天熹,我们应该没有亏待你吧?”

葛福鸿也没有啰嗦,直接开始点题。

“从你加入公司,在资源上,我们有求必应,甚至,你当初将自己的歌曲版权握在自己手里,我们都视而不见。

期间,你被黑道找上门,也是我出面搞定。

可以说,我以及天熹对于你来说,从没亏待过你。”

“是的,天熹与我的合作一直很愉快,我也很感谢公司这几年对我的帮助。”

吴焯并没有反驳,葛福鸿说的的确是事实。

“那为什么不跟我们续约呢?我们可以合作的更愉快。

如果说你是在意抽成的事情,其实我们都可以再商量。”

葛福鸿看着吴焯,一脸的期待。

她很想从吴焯嘴里听到他愿意续约的话。

可惜,吴焯没有。

吴焯摇了摇头。

“鸿姐,你我都知道,公司在我的事业上不但没有帮助,甚至已经在拖后腿了。

先不说欧美,就连内地的业务,公司这边都应付的困难。

鸿姐,您仔细想想,这几年公司给了我什么帮助,我又给了公司什么帮助?

说实话,其实早在08年的时候,我就已经感觉到了公司在这方面的吃力。

但我没有说,也没有怪公司,而是自己去处理那些关系,去打通在内地发展所需的渠道。”

吴焯的话让葛福鸿微微沉默。

这的确是一个绕不开的点。

作为一个经纪公司,它的作用就是帮艺人处理各种杂务,接各种工作。

而像吴焯这种层次的艺人,这还只是最基础的。

他们的经纪公司需要有很强的能力帮他处理各种事情。

就像之前吴焯在台省时天熹帮忙处理的那些事情那样。

但天熹现在有一个很尴尬的点就是,除了台省跟新加坡,日本那边有一点关系,但不多外。

其他地方基本已经不能给吴焯帮助,甚至还要借助吴焯去拓展业务。

如果吴焯在台省发展也就罢了,但吴焯显然不是。

他现在的市场已经不局限于台省,而是整个中国、亚洲乃至全球。

如此一来,只在台省等少数几个地方有影响力的经纪公司显然已经不适合他了。

还是那句话,不是吴焯忘恩负义。

而是他的事业已经到了必须离开天熹,才能有更好发展方地步。

就简单打个比方。

比如f4。

这个组合当年多火。

结果现在,乃至未来呢?

如果f4的经纪公司不是可米这个只窝在台省等地的经纪公司。

而是一个在内地有不俗影响力的公司。

以f4当时的影响力,他们后续不会成为过气艺人。

又比如霍建华与彭于晏。

事实上当时的这俩人在台省也就一般咖位。

但人家眼光好,不把眼光放在台省,而是市场更庞大的内地,以偶像剧打响名气以后,马上选择了与内地公司进行合作,短短几年时间,就成为中国中国区域内都屈指可数的大明星。

而要是他们当初没选择去内地与内地的经纪公司合作,结果又如何?

显然就不会有他们后来的成就了。

事实上,天熹原本也不算是一个小公司,他们在世纪初的时候是很厉害的。

可惜的是,他们的战略目光没放对。

他们以为台省偶像剧可以一直称霸全国。

于是就一个劲的窝在台省,想以台省为中心辐射整个华语地区。

然后,然后就是这两年的台偶逐渐被市场抛弃,国内电视剧以及电影逐渐发展,让台省的电视剧彻底成为过去式。

天熹的战略目标错了,自然就有相应的代价。

那就是一直着眼台省的他们,在内地几乎没什么人脉,公司的艺人想推销给内地影视公司都做不到。

除了影视剧方面的资源,其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