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老教授的爱和指导,真是太沉重了!(2 / 4)

白教授后面,两个头发花白的教授,三四个中青年教授,一个贴着一个,像是用尽了全身力量,才没有钻进屏幕里面去。

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会,他们这些研究员们,也是经过好几次噩梦、幻视幻听、重病入院,才认了命,懂得遵守特事局规则的……

“那……小沈啊……”

白教授呼哧呼哧地喘着气。好半天,长长叹息一声:

“你是打算修复这个头盔的吧?”

“那肯定啊!”

“那你要好好修啊!仔仔细细地修!有任何不懂的,有任何没把握的,随时来问我们,我们这里随时提供技术支援!”

“多谢各位老师!”沈乐感激地微微鞠了一躬。接下来,白教授就迫不及待地指导:

“你别急着上手修啊!先扫描!先记录!把它的所有形象,所有特征,全部记录下来,对比研究,心里有了把握再动手!”

不用他们指导,沈乐也对这种修复的步骤,也是熟极而流。他先架起扫描仪,调到精细扫描这一档,对准头盔,一点一点地细细记录;

然后,备好x光衍射仪,ct机,一样一样准备开机;

最后,才摸了个画板,夹好白纸,一笔一笔开始临摹:

虽然仪器都会吐出结果,但是,只有用自己的眼睛看过,用自己的手画出来的东西,才能印到自己心里。

然后,只有自己记住的东西,才能拿来和各种资料比对,找出待修复物品的原样……

“啊呀,又画歪了……”

“啊呀,又画偏了……”

“为啥我画出来的东西,看着总是哪里不对劲啊?”

沈乐揉掉一个纸团,又揉掉一个纸团。有一说一,他又不是艺考出身,当然艺考出身也考不进他们大学的文物修复专业——

进了大学再努力的结果就是,他的绘画功底,画一些房子啥的,窗框的雕花、屋檐的鸱吻啥的,基本上还算可以,再精细就不太行。

尤其是现在这个头盔,要在被锤瘪了、花纹已经模糊黯淡的原物上面,抓住最重要的特点,沈乐总觉得他不太行……

【我来!】

手腕微微一震,骰子大小的古宅跳了起来,骨碌碌滚到地上,自行扩张到一尺见方。

具体而微的宅子当中,一袭襦裙飘飘悠悠,飞了出来。离古宅越远,身形越大,渐渐地已经高度等身。

它飘到沈乐身边,摸过另外一个画板,夹好白纸,长袖微微一扬,就卷起画纸“刷刷”地画了起来。

明暗,正侧,浓淡,一样样得心应手。沈乐在旁边看得下巴都要掉下来:

“喂,你们什么时候学会的?我以为你们只会国画!”

【这有什么难的?有国画的底子,学素描不是手到擒来?网上那么多教学视频!】

罗裙微微转身,正面向着他片刻,又扭过身去,仿佛轻巧地瞥了他一眼。只这一个转侧,身段之风流妩媚,就让沈乐觉得香风扑面:

【再说了,哪怕是国画,也是要起稿子的,用眉笔描个画稿,谁还能不会了?】

好,好吧。沈乐摊了摊手,继续埋下头去,打磨他自己的画稿。修复室外面,一群教授啧啧赞叹:

“还能有这种事情啊……”

“有这些助手帮忙干活,难怪不需要我们搭手了……”

“是啊,红袖添香,多美妙的场景。我们这些老家伙,用不上喽……”

“等等,只有衣服,没有人,这也能算红袖添香吗?”

“至少有袖子吧?有袖子,很漂亮,怎么就不算了?”

“唉,按照特事局的标准,这样的存在,我们也是不能接近的,会受到不良影响……”

大家看了一会儿,摇头叹气,各各散开,去干自己的工作。

留下沈乐抱着头盔来回走动,拍照完了又扫描,扫描完了又做ct,把能做的前期研究都过了一遍。

最后,抱着厚厚一叠资料走出研究室,去向老教授们请教:

“老师您看,这个头盔,我总觉得形状不太像中原的式样,有点吐蕃那边的味道……是我感觉错误,还是这头盔其实是吐蕃人用的?”

“啊,哦。”白教授一张一张翻动着沈乐拿过来的资料,眼神专注。好半天,他起身走到书柜面前,抱下来两大本书册:

“那时候的头盔,形制本来就有些奔放。你看,这是唐墓当中出土的虎头盔武士俑,虎头面目狰狞,头伸两角,宽鼻大口,两眼圆睁……”

他非常熟练地连续翻过几张,一张一张夹上书签,方便沈乐带回去看:

“当然,武士俑的头盔,和现实当中的头盔形制不一定相同,只能做一个参照。

而且,这些武士俑,主要出现在初唐和盛唐时期,可能和你这件头盔的时期也不一样……”

沈乐仔细看着图册,默默点头。有一说一,这些泥俑、陶俑的头盔,和丝路诸国,以及吐蕃地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