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蛤蟆(1 / 2)

宋行之听着听着,突然脑子里灵光一现,对身边的丁怀民道“我想起来这个袁世初是谁了,你还记不记得在康平郡主家的宴会上,谢家大小姐给我们吹了一曲笛子”

“记得啊。”

“还记不记得她妹妹说她幼时在山阴长大,那边有一个跟她年纪相仿的男子,送了她一把笛子”

丁怀民思索了一下,突然一拍脑袋道“对对对,我想起来了,那天说的那个男子就叫袁世初,哎,他刚好也是从山阴来的,那是不是就是他给谢家大小姐送的笛子呀”

宋行之神色怪异地看向台上,脑子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等到袁世初吹完,丁怀民当着大家的面问台上的袁世初“袁兄啊,你说你是山阴书院来的”

“是,敢问公子是”

“哦,我姓丁。”

“这位可是朝散大夫之子丁怀民丁兄。”旁边有人替他介绍道。

“原来是丁公子,久仰久仰”袁世初连忙堆笑朝他拱手。一个三品大员的儿子主动跟他攀谈,他可要抓住这个机会。

“我突然想到一事,想要向袁公子求证一下。”

“哦,什么事啊,丁公子请讲。”袁世初疑惑地道。

“是这样的,不知道袁兄可认识一位名叫谢宝山的小姐呀”

袁世初一愣,没想到竟然能从对方嘴里听到宝山的姓名。

“这,不知道丁公子问这个做什么”宝山是世家贵女,他问他跟她认不认识,倒不知出于什么目的,还有些谨慎地试探道。

“哦,我并无恶意,袁兄不要担心。因前几日我参加了康平郡主家的一个宴会,在宴会上谢家大小姐也为我们吹奏了一曲笛子。有人说起谢大小姐跟山阴书院的一位袁公子交好,她当时为我们吹奏用的笛子就是这位袁公子送的。

我们当时还好奇说,这位袁公子小小年纪真是技术了得呀,正好听说袁兄也是山阴书院来的,就想问问这人该不会就是你吧”

“哎,丁兄,听你这样一说,我想起这件事来了,对,当时是有这么一回事。有人还说这位谢大小姐和袁公子是青梅竹马呢”说话的人有些暧昧地看向袁世初。

“哎哟,袁兄,他们说的人这个是不是你呀”众人一脸好奇地看着袁世初。

袁世初本想否认,但是转念一想又觉得自己承认了对自己并没有什么坏处,反而还有好处。至少能证明他跟谢家有往来,是有靠山的人。

还有,他本来就喜欢宝山,只是觉得自己出身低微配不上她。现在有人认为他和宝山青梅竹马,要是这个传出去,他的运气再好一点,真的被他娶到宝山,那就从此平步青云啦

他都来京城参加科考了,凭借这点东风,他如果考上进士,未必不能如愿。

于是,他走下前台,对丁怀民解释,同时用一种大家都能听到的声音说“我与谢大小姐确实相识。她幼时在山阴长大,她祖父谢老大人常去书院访友,时常将她带在身边,我们就熟识了。不过也只是君子之交,平时谈谈诗文、乐理什么的。什么青梅竹马之类的话,还请大家断断不要瞎传,这对谢小姐影响不好”

“原来真的是你呀,这世界也太小了吧”

“我们知道,不会瞎传的,不过很多时候男女感情就是从这谈谈诗文开始的呀”丁怀民自来熟地拍了拍袁世初的肩膀。

宋行之眉头一皱,这可不是他想要的结果。他可是将谢宝山纳入了择偶的范围之内的,现在这闹的,这个什么袁世初也来掺和一脚。那么多人都知道了谢宝山跟外男有来往,那把谢宝山娶回家,可能还有流言蜚语,不妙,不妙啊

大家都在嘻嘻哈哈地调侃袁世初,唯有云意听得脸色变了又变。她在心中暗骂这个什么袁世初,长得人模狗样的,还是个读书人,居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认识人家世家小姐,还好意思说时常跟她谈诗论乐。他难道不知道男女大防吗说这种话岂不是给宝山添堵

还说让大家不要误会,他跟宝生是清白的,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要说他性格单纯,是无心之失,云意久经商场,是绝对不信这种鬼话的。只能说明这个人心机深沉,又对宝山有所图谋,亏她刚才还觉得他是个人才,呸,真是瞎了眼了

想起自家公子也可能喜欢宝山,云意更觉得这个袁世初是哪里跳出来的癞蛤蟆。

也不知道他跟宝山真的认不认识,如今他又到了京城参加考试,为了避免对宝山造成影响,她可要早点找个机会告诉宝山离这个人远一点,多多提防他一下。

“云意姑娘,那我们袁兄这一个月的茶钱可就由你包了”

云意翻了个白眼,不情不愿地点了点头。

“那各位公子请便,小女子就先告退了。”

众人便也不强留,开始纷纷围着袁世初问东问西。

“袁兄,那你跟谢沂老大人也熟识喽,他是不是很器重你呀”

“谢老大人身份尊贵,他也只是知道我这么个人而已,过几天我要去他府上拜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