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苏联特使(4 / 4)

记本:“多谢你们的提醒,这件事情我会上报给国内部门。”

王奉:“不必客气,你们国家援助了这么多武器,我们提供一些微小的帮助,也是应该的!”

“如果将来有时间的话,我请你来长治,或许会有一些新奇的发现。”

奥莱斯基来了兴趣:“说起来,我确实有件事要和您谈谈。”

王奉:“愿闻其详!”

奥莱斯基:“鉴于您和您的部队在战场上的优异表现,我们国防部决定派遣一支军事观摩团,本来我想找个机会和您具体商议下此事,没想到今天就遇上您了。”

王奉心中大喜。

来的路上他想了想,要苏联在长治设立使馆办事处,从法理和情理上几乎不可能,就算奥莱斯基有这个意向,无济于事,这么大的决议,必须要经过斯大林的同意。

难度直线飙升。

但是军事观摩团,性质和大使馆相差不多。

虽然名义上没有外交权力,但只要能开一个口子,王奉就有把握将这道“口子”保留住,并且越扩越大。

王奉笑了笑:“竭诚欢迎你们光临!”

————————————

和奥莱斯基敲定完具体细节后,王奉匆匆离开了苏联大使馆。

张虎:“长官,接下来咱们去哪里?”

王奉抬头看了眼天色,乌漆嘛黑的,已经到晚上了。

“先回招待所吧!”

本来他打算趁热打铁,去美国大使馆商谈外交事宜,但一直没想到个合适的理由,方才和奥莱斯基闲聊时,得知美国驻华武官史迪威正在武汉考察,外交大使近期也在武汉。

只能等以后再说了。

张虎应了一声:“是!”

车队缓缓发动,坐在吉普车上,王奉看向窗外。

街道上人来人往,小贩的吆喝声接连不断,摊位上售卖的大多是手工制品,很少看见工业产品。

山城的经济水平其实比较落后,工业化发展很晚,再加上买办资产阶级的政治特质,国民政府在这里投资了好几年,直到现在也没见得有什么成效。

但人口确实是多。

从街道上人流量就能推测出,实际人口至少是长治的两倍,再过一段时间,兴许会是三倍。

真不愧是首都。

沿海地区失陷后,日军又把目光放到了华中,大量的人口迁居到西南边陲,如此庞大的劳动力,王奉看了都心生羡慕。

若是能分给长治一半人口,军民工业恐怕会直接呈火箭式的蹿升。

毕竟他现在最缺的就是产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