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回师长治(1 / 2)

与此同时。

长治。

这座正处于战时状态的城市,此刻大马路上却张灯结彩,民众聚集在主干道两侧,向城门口方向不停的张望着。

城门楼下。

宋文杰穿着中午临时熨烫好的军服,站姿笔挺。

国防工业人民委员部的一众委员站在身后,就连行政公署的高级官员们也亲自过来迎接。

黄绍竑身着一身中山装,看了眼身旁的宋文杰:“王长官大概还有多久能到?”

宋文杰掏出怀表:“大概还有十五分钟吧,附近正在修路,需要临时绕路,可能耽误了点时间。”

黄绍竑点点头,应了一声。

原本常凯申更改了他前往浙江主政的决议,强行将黄绍竑调到长治,本意是让他在此制衡王奉。

但没想到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像他那样狭隘。

黄绍竑和守备军接触久了后,自然而然的受到了“同化”,前些阵子筹建国防工业人民委员部时,还留给他了一个副部长的职位。

也算是“新晋系”的骨干成员了。

更是和“新桂系”之间的联络纽带。

稍微等了一会后,一阵引擎的轰鸣声传来。

宋文杰和黄绍竑立马打起精神。

身后的委员们赶忙理了理衣服下摆,生怕因为这些“小问题”,在总司令那里留下不好的印象。

两道车灯射线出现在众人视野中,吉普车在城门下刚停稳,宋文杰和黄绍竑便走了过来,在后车门前立正:

“长官好!”

王奉放下车窗,微微抬手回礼:

“小半年没见,你这瘦了不少啊!”

宋文杰赶忙说:“一切为了抗战!后方多造几门炮,前线兄弟就能少流点血!”

王奉点点头:“这段时间政务繁重,倒是辛苦你们二位了。”

黄绍竑上前一步:“多谢长官!”

王奉:“天色不早了,有什么话等进去再说!”

“这些百姓是?”

还没到长治时,他就在俯瞰时间上留意到了这满街的百姓。

宋文杰出言解释:“这些百姓都是自发过来迎接长官班师的。”

王奉打心底里笑了笑:“大部队还在濮阳,这算哪门子的班师.”

“走吧,先进城!”

汽车兵应了一声,随后踩下油门踏板,吉普车缓缓前行。

道路两侧的百姓纷纷探出头,争先恐后的看向车内。

“那个人就是王长官吗?”

“当然,我之前见过一次!”

“这么年轻!”

“英雄出少年嘛!”

王奉嘴角露出微笑,看向车窗外,抬起手臂敬了个礼。

百姓既然出来夹道相迎,自己一点反应都没有,不免会寒了这些百姓的热情。

这次班师非常突然,只带了一个警卫营和两天的干粮,所有士兵乘车而行,马匹等还留在濮阳,下车徒步进城太慢了,吉普车又没有天窗,思来想去之后,只能这样回礼。

王奉坐在车内,借着月光和路灯看向外面,进城这一路上,但凡是车队走过的地方,都发出阵阵嘈杂,欢笑声音。

赵方远坐在副驾驶上,扭过头:“长官,咱们长治的百姓生活的不错啊!”

王奉笑了笑,视线从夹道相迎的百姓脸上扫过。

挥师出晋的这半年时间,军队接连转战安徽,山东,河南,他沿途也看到了不少因战乱流离失所的百姓。

“只有感受过战争的疾苦,才知道和平有多珍贵.”

王奉嘴里轻声嘀咕着,声音不大,刚出口就被百姓的欢呼声掩盖。

看着外面百姓脸上洋溢的笑容,他不禁有些恍惚——这大概就是自己之前所奋战的意义吧!

车队缓缓驶入军营。

王奉走下车,看了眼阔别许久的办公室,迈着大步走进。

推开门,里面的陈设异常新,一眼看上去,根本不像是闲置了半年的样子。

赵方远跟在身后:“长官,八路军386旅回电了,他们同意了我部的请求,答应帮我们联系日共代表野坂参三。”

王奉点点头:“陈旅长现在在哪,此事干系重大,最好还是当面商谈。”

长波电台联络需要不断的翻译,字数也要受限制,最主要的是还容易被截获,地方军队绕过中央政府,暗中支持敌对国家在野政党,传出去确实有点不太好听。

常凯申那边倒没什么,关键是有这样的黑历史,会影响接下来和其他国军之间的关系。

程潜有句话说的不错。

“不能只局限于一时、一处。”

把眼光放长远一点,眼界放大一点。

赵方远:“好,我这就去联系!”

王奉:“第47军的情况怎么样,李家钰现在在前线吗?”

宋文杰接过话:“开战